【艺时代】社会实践——聚焦滴水村编织现状,实现精准扶贫目标
7月18日,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篾匠实践队响应学校号召,在重庆市开州区滴水村开展了针对该村编制手艺的调研和扶贫工作。
队员们上山途中通讯员 李嘉林 摄
此次实践过程充满了困难和艰辛,但开州区山水相连的美景和当地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给队员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开州区虽然面积不大,四面环山,但是群山与群山中间的汉丰湖相互映衬形成了其独特的亦山亦水的景观。在并不富裕的开州区,实践队员们去到的滴水村实在算得上是贫穷,这里在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还比较落后,交通、通信和一些在其他农村地区能够看到的基础设施,在滴水村都还不够完善,但是这里的村民们热爱劳动,勤劳善良,在他们的辛勤耕作下,果树和农田披满了整个山坡。
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正是由于滴水村的贫困现状,所以西南石油大学“篾匠实践队”选择来到滴水村,帮助滴水村村民摆脱贫困,以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由于开州区历史底蕴的和自然环境的原因,这里比较封闭,发展较为缓慢。因此,要让这个地方得到有效的发展首先是要修建便捷的道路,实践队队员将这个建议很好的反映给了村委会,也得到了村委会的认可。当天“篾匠队”来到滴水村进行调查走访并相互讨论后,总结规划出滴水村村民可以靠他们编织手工艺来发展经济。滴水村编织文化底蕴浓厚,将编织作为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加上村民们勤劳肯干的精神,必然能给滴水村带来经济收益,为滴水村摆脱贫困,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村民带领队员学习编织
编织是一门看上去简单,做上去却很困难的手艺。“篾匠实践队”队员们在这几天全身心的投入到扶贫中来,他们冒着七月的酷暑,不断上山下山,调查民情,并通过不同的渠道去了解滴水村的发展历史,从而实现精准扶贫。队员们在滴水村村民的带领下,亲身体验编织的整个过程,包括上山砍竹、进行割锯、测量长短、手动穿插编织等步骤,他们没有体验过这个过程,做起来很是吃力,但是在村民的耐心指导下,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改进,终于在磕磕碰碰中实现了编织的目的,即使编出来的工艺品不够美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所有队员们都体验到了在学校里体会不到的辛苦和困难,并且这也让队员们提高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在遇到困难时互相照顾,互相帮助,这份宝贵的情谊也是所有实践队队员们在这次实践活动收获到的又一精神财富。
队员分享实践感受通讯员 李越 摄
参观刘帅纪念馆时,所有队员都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认真倾听导员讲解,将老一辈人的革命精神铭记于心。开州虽然不大,但却孕育了刘伯承元帅这样的革命英雄。刘帅在革命中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牺牲精神鼓舞着所有实践队员们,他和群众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也让实践队里所有艺术院的队员们领悟到了所有艺术作品也必须时时刻刻和群众联系起来的真理。
队长讲解刘帅故事
刘帅纪念馆合影通讯员 李嘉林 摄
村民们所制作的编织手工艺品受到很多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在队员们和当地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将这些编织成品成功地进行了售卖。在整个实践期间,队员们也发现滴水村的村民们十分勤劳、热爱劳动,但是由于开州区环境较为封闭,难以得到有效快速的发展,但是可以通过开发旅游业来实现经济的长足发展,队员们也一致认为开发开州区旅游业十分必要。利用开州区良好的文化底蕴来大力发展旅游业,以促进经济发展,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加强社会安定团结,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发扬革命传统,巩固国防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扶贫工作在构架和谐社会,增进城乡居民亲情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也十分突出。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滴水村扶贫工作不断开展,经济收益不断提高。
7月24日,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篾匠实践队暑期实践工作圆满结束,在此次实践活动中队员们都收获了自己的独特感受,不止是这次扶贫,队员们也对未来的开州区以及滴水村的发展充满了展望,同时也会将坚强不息、勤劳向上的精神一直保留下去,积极地面对以后的生活。
队员在农家的合影通讯员 李越 摄
上一条:【艺时代】社会实践——“助力城市纽带”实践队赴河南荥阳进行实践调查 下一条:【艺时代】社会实践——青山绿水实践队赴阿坝进行实践调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