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实践创新 |正文

实践创新

【我看实践】关爱农村残疾人

发布日期:2016年09月05日    作者:宋卓伦    编辑:张勖茹    审核:    点击:[]

——聚焦农村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

“鳏寡孤独者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样美好理想的大同世界是我们所共同追求的。

目前我国正处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而农村贫困残疾人如何脱贫是目标胜利的关键,我们十分关心的这场战线的前沿情况,关心如何在未来五年打赢这场战争?为此,西南石油大学材料院“索玛花”实践队826-31日深入基层残联、镇政府,探访新都镇封赐村残疾人王勇、王莎等人,试图去理清农村残疾人与精准扶贫的关系,了解其中的复杂性。

图一

没有下过基层就不可能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走入农村,走入贫困家庭,走入农村贫困残疾人,眼前的一幕幕触动着我们的心。

图二

图三

图四

我不能轻易忘记刚打开他家门时扑面而来恶臭味,更不能忘记他那双饱含着对外面世界的向往的眼神。他叫王勇,200510在工地上打工不幸摔倒导致下半身截瘫,大小便失禁,在他家,只有王代先,一个七旬老汉照顾他。他领取村上几乎所以的救助补贴,家里的房子源于政府出资进行的 “危房改造”工程。

图五

随后我们又来到29岁王莎的家,她是一级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父母双亡,家里有个正在读职高学习机械零部件加工的亲弟弟王国润,弟弟也是视力残疾。我不能清楚知道他们姐弟俩在父母离世时所承受的痛苦,更无法想象弟弟王国润是怎样与四肢残疾的姐姐相依为命走到今天。如今他们住在新都镇镇政府特许批准修建的无障碍改造的房子里,也顺利完成“三通工程”。我们期待着,弟弟王国润毕业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到那时,他们家的生活条件还将变得更好。

图六

我们从新都区残联了解到,全区农村残疾人10032人,农村残疾人贫困家庭共1506户,2015年新都区残联共资助像封赐村王勇这样的1579名重度残疾人购买2331.6万元的养老保险;为像王莎这样生活困难的2139名残疾人发放专项生活补助246.88万元,实施无障碍改造150户共计14.58万元。

结束当天的实地调研时,我们深深地为之感到震撼,这些农村贫困残疾人不只是存在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相关数据里,他们是真实存在的,他们或许还在以某种我们难以想象的生活方式在勉强度日!而且我们明显能感觉到的是,尽管残联为残疾人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但“助残扶贫”工作光有残联的参与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以完善的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相关法制体系作保障,以政府主导责任、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作为支撑,这样,才能使他们的生活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付鸿 文/宋卓伦

材料院“索玛花”暑期实践队

201692

上一条:【我看实践】万里书路,不止于此 下一条:【我看实践】不要让老人空了“巢”又空了心

关闭

版权所有 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学院地址:皇家永利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 联系电话:028-83037406 邮编:6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