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原石油地质与勘探专业60级校友为母校捐赠南极之石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25日      作者:     编辑:王申申     审核:     浏览:[]

 

 

欣逢西南石油大学建校六十周年之际,皇家永利原石油地质与勘探专业60级校友冯培光为学校捐赠了一块珍贵的南极之石。该石是冯培光同志在参加我国组织的首次南极科学考察工作中,于1985年2月20日在长城站(我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附近发现并采集回来的。

“南极之石”标本

该石长56cm,宽22cm,高12cm,重约45kg,灰黑色玄武岩,采集地点在大地构造上属南美洲安斯山褶皱带中延伸部分,j~k纪时期的火山岩系,岩体状态为原岩体节理剝落,具有较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冯培光校友无偿的将该石捐献给母校,感谢母校的培养和教育,表达了对母校的一片深情。该石现收藏于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地质文化展览厅。

冯培光校友,高级工程师,1965年7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石油部地球物理勘探局工作,从事石油地质勘探及科研工作达27之久,先后参加华北、江汉、长庆、山西、塔里木、二连、甘肃西部、中蒙边境等地区的油气勘探。致力于地质、地震、重力、磁力、电法资料的综合解释和研究,完成20多项成果报告。

1984年-1985年,受国家派遣参加我国组织的首次南极科学考察工作,从事极地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研究工作,该项目成果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后,响应全国支持特区建设的号召,调入深圳特区,从事城市建设地质规划工作,2001年10月份光荣退休。

冯培光校友参加我国组织的首次南极科学考察工作图片一

冯培光校友参加我国组织的首次南极科学考察工作图片二

冯培光校友参加我国组织的首次南极科学考察工作图片三

附:採集《南极之石》之说明

在南极考察的日子里,142天,天天都是住在船上的,工作考察时白天乘小艇到岸上来,傍晚也要乘小艇回向阳红十号船来的,乘小艇来岛有好多不确定因素!虽然向阳红十号船停泊在离乔治岛不远处,船与岛(长城站址)的连接要靠小艇接驳的,小艇运输时要求海水相对平静,没有大浪和洋湧,到上艇或下艇时稍微有波浪和湧潮就会有掉入海里的危险,海水冰冷刺骨,因此,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隨便上島的。二月二十日是个特别的日子,庆祝长城站落成典礼,编隊全体人员和海军官兵都乘坐小艇来登陆乔治岛。

我们几个地质专业的乘庆典之空闲,沿着长城站址周围踏勘一遍,小溪流、小湖泊及小山丘,还有海沙滩等,尤其是一片海浪来回冲刷作用下形成磨园极好砾石滩而感慨,我就想地质专业的普地实习来这里实地体验有多好呀!

根据阅读过资料,认为此地带是南美洲安第斯山褶皱带的延伸,火山岩系发育主要有火山碎屑岩、安山岩、玄武岩等,很少能找到沉积岩块!我们走着走着到了海边一大块海蚀崖傍,用地质锤子敲打石头,是巨大的玄武岩体,马上意识到要弄一块玄武岩标本带回祖国去!回送给单位或母校!或回送给家乡!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旁的刘小汉地质学博士(中科院的)马上过来帮忙,动手敲打起来,岩体节理也发育,很快就弄好了,同事陈永武找来编织袋进行包裹,並用肩膀扛到长城站前主楼门前放好!待明后两天捎回船上。这样采集标本的事就算完毕,我就给它一个名字叫《南极之石》,来自遥远的地球南端一世界第七大洲。在最后一次上岛时我的同事陈永武无意中拾到一块含有植物化石的碎石块,兴奋和激动就不用多说!

采集人:冯培光回忆

2018年10月12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