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庆节峨眉山地质认识实习纪实
根据学校及学院教学部署,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级资勘、地质学、地信三个专业的同学于国庆期间赴在峨眉山开展了特殊时期的野外地质认识实习。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后,实习队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规定,严格制定和落实防疫及实习安全有关方案,确保实习师生安全、有序、高效地开展野外实习。
师资队伍
本次实习,严格按照实习教学大纲要求配备实习指导教师,实习队伍教师包括了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地科院教授会主任张哨楠教授,教育部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王兴志教授在内的10位教师,他们分别来自基础地质、沉积地质、油气地质以及地理信息四个教研室,覆盖矿物岩石、构造地质、沉积学、灾害地质、GIS等学科领域,保证了同学们在此次实习中收获最大化。同时实习队伍里面也有随队医生与辅导员,既能保证同学们实习期间的安全,也能保证与同学们有足够的沟通。
此次实习首次使用了新编的实习教材和安全指南,新投入使用了两条现象典型的剖面,废弃了部分“水”剖面。新剖面首次投入使用,不仅拓展了实习内容,丰富了实习教学资源,也提高了实习效果。在实习期间,为保证同学们实习进度正常进行,在当天的实习任务结束后,所有带队老师马上前往第二天将要去往的地点提前备课,统一第二天实习内容,并且标注相关典型地质现象,以便第二天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观察和学习。
图1 带队教师每天集体备课
图2 新投入使用的实习指导书和安全教育指南
野外实习教学
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参与实习的学生见识到了书本上提到的各类地质现象。第一天实习内容是龙门硐-川主-凉水井路线。带队老师与同学们一同考察了川主乡沿路地层特征与岩性,川主河与龙门硐河两河交汇处的沉积物特征,观察了沿途的工程地质问题,探讨有关的治理措施。
图3 同学们正在测量产状
图4 远眺峨眉金顶
第二天实习剖面为世坪剖面。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同学们分别了解并认识了梁山组、栖霞组、茅口组和峨眉山玄武岩组这四种岩石地层,并实地寻找(眼球)似眼球状灰岩,在富含生物碎屑的灰岩中找化石,在峨眉山玄武岩组中寻找水晶。
图5 世坪剖面栖霞组-峨眉山玄武岩组剖面
图6 意外采集的“水晶”标本
第三天,同学们来到了雨田坝剖面,学习雷口坡组地层。在坡积物、崩滑体发育区,指导教师为同学们讲解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特征及可能的危害。
图7 观察雷口坡组地层特征
图8 测量与观察雷口坡组地层发育特征
图9 遇到典型沉积构造-波痕
第四天的实习路线是罗目紫澜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是实习的必去之地。水流渗入石灰岩的缝隙,从洞顶缓缓滴下,散不去的钙质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成就了今天的石钟乳。溶洞迂回曲折,长约50m,高1-5m。洞底怪石嶙峋,天然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芽随处可见。有的从洞顶悬垂而下,有的如同真正的竹笋从洞底笔直向上,只有亲眼所见,才会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叹为观止。
图10 观察溶洞地质景观(1)
图11 观察溶洞地质景观(2)
最后一天在庙儿岗观察洪积扇,主要介绍冲积扇的形成原因,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沉积下来,形成扇形地貌。
图12 庙儿岗洪积扇全貌
思政教育
在实习教学中,按照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及教学大岗要求,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切实提高了育人效果。野外第一天,各组首先讲授本次实习机会来之不易,师生共同体会和感受伟大的抗疫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按照实习方案,每天要通过延长野外时间,确保两周的实习任务在规定时间完成。实习队每天实习时间在6小时以上,要求老师和学生每天都要带干粮,部分路段车辆无法通行的,集体以徒步方式前往。中午野外带干粮当午饭,地质锤一放就成了临时小板凳,大家很好地践行了地质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三老四严的地质精神和石油精神。在沙湾世坪剖面和雨田坝剖面实习期间,针对矿山开采和生态修复等问题开展系统的研讨,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态修复的重要性,也体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保护理念。
图13 艰苦的徒步行进(1)
图14 艰苦的徒步行进(2)
劳动教育
野外实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实践与教育活动,蕴含丰富的劳动教育元素。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每天在野外发现和采集典型的野外岩石标本,绘制典型现象的手工素描图,并组织开展野外地质景观素描比赛,展示实习劳动成果,提高野外专业技能。实习期间阴雨天气较多、路况较为糟糕,同学们回来后过道楼梯都沾满了泥巴,清理难度极大。实习队专门组织全体同学分楼层打扫卫生,把野外带回来的泥巴打扫干净,共同维护实习基地的环境卫生,美化基地环境。实习结束离开实习基地前,开展了一次内务卫生大清理活动,寝室环境按照入住基地时的标准整理内务,以良好的劳动成果展示当代大学生的劳动风貌和生活习惯。(图、文/邹怡)
图15 楼道清理活动
图16 实习结束,离开基地时的宿舍场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