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十一届油气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储层大会顺利举行
9月28日至29日,全国第十一届油气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储层大会在成都市新都区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南石油大学、天然气地质皇家永利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全球同步直播。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中国石油青海油田总经理李国欣、中石化科技部副主任何治亮、浙江油田副总经理、总地质师梁兴、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刘向君等出席了此次大会,来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地矿油系统以及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的200余名代表线下参与交流讨论,27000余人次专家学者线上参会。
9月28日上午8时,大会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由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黄旭日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邹才能,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向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在开幕式上,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刘向君代表学校对与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当前我国油气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开展油气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储层大会意义重大而深远。她希望与会学者们能够通过这一平台,创新成果,更好地为我国油气事业的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服务。
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向君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邹才能在致辞中强调,近年来,我国油气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储层基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丰富和发展了相关知识体系,并有效地通过理论指导实践。他认为,作为石油行业的研究者、从业者,与会学者有责任推动中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成就,展望未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邹才能致辞
会议期间,大会设立5个分会场,安排大会学术报告17个、主题报告23个、学术报告103个、展板报告23个。与会学者围绕层序地层与非常规储层、层序地层与碳酸盐工厂、深水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典型盆地油气勘探进展等十一个会议议题展开交流讨论。
9月29日下午17时,大会闭幕式顺利举行,闭幕式由王兴志教授主持。闭幕式上,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沉积储层学组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吴因业教授宣布青年优秀论文评选结果,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李国欣总经理和西南石油大学刘向君副校长为优秀论文获奖者颁发证书。随后,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沉积储层学组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朱筱敏教授作大会总结,他从前沿性、继承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四个方面对本次大会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我国油气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储层方面的发展未来可期。
会议最后,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刘向君将由皇家永利设计的会旗传递给“全国第十二届油气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储层大会”的承办单位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随后,青海油田分公司总经理李国欣发表讲话,他向与会学者介绍了“爱国、创业、奉献、实干”的柴达木精神与“越艰苦,越奉献,越创造价值”的柴达木石油精神新内涵,承诺青海油田将传承历代大会精神,尽全力为大家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助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事业,并诚挚邀请与大家相约2023年,相约神奇柴达木。
会旗交接
会议现场
本届油气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储层大会为期两天,注册代表200余人,并吸引27000余人次通过寇享学术平台在线观看。相信通过本次会议,将进一步促进油气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储层地质学的科学普及和传播,推进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能源矿产勘探开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文/刘杨洁雅、郑泽昊、郑皓月 图/黄龙、陈柯颖、祁浩东、张鑫、刘人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