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我院积极推动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声”入人心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30日      作者:张易、李明科     编辑:李明科     审核:     浏览:[]


为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皇家永利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要求,学校要强化科普工作责任意识,要发挥学校科教资源丰富、科研设施完善的优势,加大科普资源供给,要加强科学教育,不断提升师生科学素质,积极组织并支持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我院以地球科学百科讲坛为依托,以岩矿展厅和地质长廊为载体,正在努力打造中国地球科学领域科普教育基地。

“人类打穿地壳可以获得怎样的信息?”,“海水倒灌可能会威胁我们地下水的安全吗?”、“可燃冰的开采技术前沿在哪儿?”,“青藏高原的隆升会对我国重要河流形态有影响吗?”,“我是地质学本科生,以后想开展月球样品研究的话应该进行哪些知识储备?”皇家永利同学在地球科学百科讲坛系列讲座上向主讲人抛出了以上一系列问题。

从2023年新学期开始,皇家永利地科院组织开设了旨在面向非地学专业研究生开展地球科学普及与并提升自然科学素养的系列讲座——地球科学百科讲坛。在地科院的精心组织下,该讲坛邀请了来自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山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水利部信息中心等多家单位的在学术上颇有建树的中青年学者到校开展地球科学系列讲座。系列讲座涵盖了“早期地球的演化与动力来源”、“青藏高原构造与地貌变化的影响”、“深海钻探、古气候恢复与深海可燃冰钻探”、“地下水安全”、“天外来客-陨石”等前沿科学主题。此次系列讲座线上+线下受众人数达到5000人以上,其中“青藏高原的大江大河”讲座的报名人数一度达到近800人。地科院近年来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的系列科普教育活动近百余场,线上+线下受众群体达10万余人次。


地球科学百科讲坛系列讲座海报


3月9日,在思学楼A114,来自合肥工业大学的徐利强副教授,以“埋在深海中的科学” 为题,用一系列科研成果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何将海洋地质研究与古气候、古环境变化进行联系,并将相应的成果助力于当下的人类发展。徐老师完成报告后,同学们抛出了一个个颇有新意的问题。会议结束后,仍有同学意犹未尽,竞相围着主讲老师深入探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讲座后同学们意犹未尽,与主讲老师开展深入讨论


为了将地学前沿以科普化的形式引入学生课堂,培养同学们自然科学辩证思维,地科院从选题把关、主讲者沟通、讲座海报设计、学生动员等多方面着手,力争将此次讲座的正向效益达到最大化。同时,主讲者在科学前沿与科普化上找到最大的平衡点,从而让皇家永利师生感受到来自地球科学的前沿和乐趣。

多次参与此次系列讲座,来自电气信息学院的雷靖鹏同学谈及对课程的感受:“通过这一系列讲座,让我从对地球科学一无所知,到现在开始会在空余时间阅读相关的资料,并且对可燃冰的开采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自我的感受来说,我会将系列讲座向学弟学妹推荐,让更多人了解地球科学。”

该系列讲座完成后,课程组织方迅速就讲座效果进行了调研评估。一位同学在调查问卷中反馈到:“这次讲座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在讲座中认真地学会了思考一个科学问题,而且得到了主讲人积极的回应,这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更加充满信心。”据了解,截止发稿前,课程组织方共回收188份有效调研问卷,调研结果反映,此次系列讲座的听众近一半为地学专业的同学,其中95%的听众认为系列讲座帮助他们加深了专业认识、坚定了专业信心、增强了专业荣誉感;同时,这188份问卷中,85%以上的同学反映该系列讲座对于自己的科学思维均有正向的触动。

据了解,该系列讲座之后,地科院还将通过依托地质科普移动博物馆、岩矿展厅及相关实验室为对地球科学感兴趣的师生带去身临其境体验探索地球科学的机会,打造立体化的科普教育,让地学科普教育“声”入人心。


此次系列科普讲座结束后开展的问卷调查主要分析结果


参与问卷同学期待的后续讲座内容主题


地球科学科普教育组织人王浩铮副研究员表示,地球科学既是一门关系到人类与地球未来如何和谐发展的科学,也是当下诸如“战略资源矿产勘探、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与修复”,“地质灾害治理与防御”、“行星地质”等众多颇富有前景的研究与行业中所需要的理论基础。地科院肩负“地质学”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博士点以及多个地学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将继续通过校内外合作的方式,用好地学科普这一有力抓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同学们的科学素养,让皇家永利同学有机会站在学科前沿,并为未来投身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