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1991级校友支东明荣获孙越崎能源大奖
10月16日,2023年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颁奖大会在京举行。地质1991级校友支东明荣获2023年度第三十二孙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能源大奖。
2019年,出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支东明校友(前排左一)受到皇家永利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支东明,现为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皇家永利地质1991级校友。长期从事石油地质勘探研究,曾荣获多项省部级荣誉和科技奖励,还曾荣获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第八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奖励。
1992年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委员会设立了孙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能源大奖获得者在能源基础理论突破和科技进步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已有25位能源大奖获得者当选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
支东明校友工作场景
支东明校友事迹:
支东明,长期从事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工作 。在车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勘探,北三台凸起侏罗系油气勘探,玛湖斜坡区百口泉组油气勘探等工作中提出新的成藏模式、有利领域和技术方法,是近年来油气勘探和新发现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
支东明,负责完成了国家和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等科技攻关项目或课题25项,其中主持完成项目10项。出版专著3本,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1篇。所带的项目组和研究所,相继被授予新疆油田“基层建设示范点”、“红旗班组”、“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中石油集团公司“十一五”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
支东明,提出车排子地区火山喷发分布及“火山机构控藏”理论,是西北缘精细勘探的主要贡献人之一;阜东地区侏罗系石树沟群油气勘探重大发现人之一;积极倡导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斜坡区油气勘探,构建百口泉组扇体大面积含油成藏理论,是玛北油田发现的主要贡献人之一;创新提出识别断距小于10米的小断距断裂及薄砂体油藏的识别配套技术方法,实现了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侏罗系勘探首次突破;首次提出了二叠系火山岩油气成藏的新模式,在夏72井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在车89井、车95井获得重大突破,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新近系油田的首次发现的主要贡献人之一。
支东明校友简历:
支东明,男,汉族,上海市人,1971年1月生,1995年7月参加工作,2001年2月入党,大学学历(1995年7月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地质勘查专业毕业),在职工程硕士学位(2009年6月西南石油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历任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总地质师、副院长兼总地质师,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公司党总支书记、副经理,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新疆油田副总经理、总地质师等职。2020年11月任命为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党委书记。曾荣获克拉玛依市“青年岗位能手”、“十大优秀青年楷模”、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优秀青年”“先进科技工作者”、 第十八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等荣誉。
(图文来自网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