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实习|资勘2023级新生观水系晓河流侵蚀,访遗址探地震奥秘
“为什么山的东边会是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王兴志老师在车上向同学们提出这样的问题。11月19日,实习队长唐洪,带队老师杨辉廷、周小军、郑波带领资源勘查工程2023级学生赴彭州白鹿镇开展专业认识实习。本次实习主要包括参观5.12地震遗址和考察岷江水系的河流地质作用。
水石激荡,嶙峋怪石
蜿蜒河流滚滚向前
上午11点,实习队到达了白鹿音乐小镇。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实习队员们来到了岷江水系的岸边。沐浴着久违的暖阳,实习队员们表现出高涨的热情,地科院杨辉廷老师向实习队员们仔细地讲解了不同深度的河流其底部堆积物的区别,凹凸岸的形成原因及其联系到生活中的应用,实习队员们认真地聆听和记录。
除此之外,地形同时也影响着河流。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源头都是青藏高原,我国地势从西到东逐渐降低,河流也从最初的"V"型,水动力强变成了网状,辫状,水动力弱。“理论知识学的再多,也不如一次亲身体会的实习更刻骨铭心”,2023级资源勘查工程学生胡腾龙看着眼前的景象发出这样的感叹。
墙体倾斜,地表裂缝
5.12地震遗址诉说沉痛往事
上午12点,实习队到达5.12地震遗址。地震留下的断壁残垣依旧清晰可见,倾斜的楼房、垮塌的建筑、不堪的瓦片和一个个令人感动的事迹,触目惊心。同学们对5.12地震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知晓了当时的救援过程的艰辛,面对如此天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迅速开展了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最大胜利,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
王兴志老师向实习队员们介绍目前所看到的地质现象背后的地质作用,四川易发生地震的原因,同时也解答了在车上提出的问题,并拓展到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地震,地震后的连锁反应。他告诉同学们:中华民族在危急和灾难的时刻,党中央都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党组织都给我们凝聚了力量。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一种令人感动和感悟生命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牢记这种精神,不懈奋斗、不畏艰险,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实习队员们紧跟老师的步伐,来到了最牛教学楼,该栋教学楼在地震中未曾出现墙体的倒塌与裂痕,与初入遗址的教学楼形成强烈对比,由此引发实习队员们思考工程设计与地震的关系,分析建筑结构和材料。实习队员唐世荣说到,“白鹿镇实习,看到了依山而建的法式风情建筑群,也看到了在地震中凋零的白鹿中学,这里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有大自然恐怖破坏力。作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我们,既要发现和利用好大自然的馈赠,也要了解自然,保护自然,更要学习好专业知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地震的危害不言而喻,地震的预测之路任重而道远,历经几千年的不断探索,从张衡的地动仪,到如今的空间、地表与地下相结合的立体观测系统,人们为地震的研究付出了无数的时间与汗水,才取得如今的成果。然而,对时间和地点的预测仍然存在着不足,当代青年们肩扛重担,应踔厉奋发,砥砺前行。
实习带队老师杨辉廷老师说:“本次赴彭州白鹿小镇实地考察河流地质作用和5.12地震遗址,通过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师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引导同学们分析地质作用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激发了同学们探索地质现象的兴趣,从而更加理解本专业和热爱本专业。”(图/唐千 文/谢应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