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测井专业师生赴中油测井西南分公司开展生产实习与红色教育活动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20日      作者:贾将     编辑:李明科     审核:赵晓明     浏览:[]

5月6日至19日,测井教研室教师刘红岐、桑琴、吴丰及贾将四位老师带队,组织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022级54名学生赴中油测井西南分公司及四川石油射孔器材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为期两周的生产实习与党建教育活动。本次实习以“理论实践融合、红色精神铸魂”为主线,通过沉浸式技术学习与红色主题教育,助力学生提升专业素养、厚植家国情怀。

实习师生在中油测井西南分公司合影留念


实习团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系统学习测井与射孔技术的全流程。在中油测井西南分公司,学生通过专家讲座了解企业历史沿革与“打造世界一流测井公司”的战略目标,并重点学习射孔作业流程、随钻智能测导技术及碳酸盐岩测井解释方法等核心技术。在模拟井操作演示环节中,学生现场观摩了仪器的井口安装与装卸,了解了测井的完整作业流程;通过生产指挥大厅的远程监控演示,学生接触了AI辅助数据分析和智能应急指挥系统,感受数字化技术对传统能源行业的革新。此外,团队赴四川石油射孔器材有限责任公司,实地观摩射孔器材制造与测试流程,通过虚拟仿真参与模拟射孔作业设计,深化对“工艺-安全-效率”一体化生产理念的理解。

吴丰老师(右一)为学生进行现场资料分析解读


为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实习团队围绕测井作业全流程开展系统性培训,涵盖风险识别、规范操作与应急响应三大核心模块。在模拟互动环节中,企业安全专家结合真实案例,剖析测井作业中的安全隐患,强调“安全是技术落地的第一道门槛”。一名学生感慨:“以前只关注技术参数,现在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是能源人的职业底线。”

实习期间,师生党员赴重庆渣滓洞、隆昌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开展党建教育。在渣滓洞,革命先烈“永不叛党”的铮铮誓言与石油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情形成精神共振;在隆昌气矿纪念馆,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设备,再现了新中国石油工业从无到有的创业历程。带队教师贾将在纪念馆现场鼓励同学们:“老一辈石油人用‘磨刀石精神’开采出四川第一口工业气井,今天的你们要立志用所学知识攻克‘地下珠峰’。”红色教育与专业实践的深度融合,让学生从“技术学习”升华至“使命传承”。

实习师生在渣滓洞红色教育基地合影留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谢开在实习收获交流会分享道,“生产实习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老师们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另一名学生梁思瑜则对红色教育深有感触:“在隆昌气矿看到那些用竹篾捆扎的简陋工具,我突然明白,老一辈石油人用‘磨刀石精神’创造的奇迹,正是我们这一代用智能技术突破‘卡脖子’难题的动力。”本次实习打破课堂与现场的壁垒,学生通过实操和观摩学习实现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程能力,结合“红色+专业”育人模式,以鲜活的历史资源筑牢了学生能源报国的信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