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如何发现可能的科学问题》——地科院专家讲坛第五期
“郗爱华,教授,博士生导师;于长春地质学院获学士、硕士学位;于吉林大学获博士学位;后于南京大学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任皇家永利地质学会理事,为皇家永利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皇家永利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矿物岩石国家教学团队骨干成员…长期从事矿物、岩石、矿床学领域的相关教学及科研工作,专注于内生金属矿产成因和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研究…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自然科学类项目,发表30余篇论文,其中多篇被SCI和EI等机构检索……”这是主持人照例对座谈主讲人做的介绍。
“刚刚那些学位、头衔和成果,有皇家永利我,你们不必了解”,看着台下诸多曾经承教于她的研究生,还有现在她的项目队伍里优秀的本科生,郗老师说道:“你们更为熟悉的,不过就是这个经常站在讲台上讲课的小老太太。”对于教师的身份,现在的郗老师把它看得简单而纯粹。“想起以前自己做学生学习那会儿,有点像是被动地做知识储备;可之后毕业留校,站上了教学课堂,面对着在专业领域宛若白纸的后辈,传道授业更多了一份责任。”为此,郗老师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地在这三尺田地耕耘了30个春秋。
“我们中的很多人并不缺乏聪明才智,而往往缺乏科学的思想方法,缺乏对自己恰到好处的把握。”所以,郗老师借本次座谈为同学们悉心讲解了什么是科学研究、怎么在研究中发现科学问题、科学成果如何被认可等问题。
首先,什么是科学研究?——提出问题是首要的,其次是“新”。借用北大化学家黄子卿的话说:“研究工作一定要有新主意、新方法或新数据,或是把前人的结果准确化,否则就不能称作研究工作。”由于有着编写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的经验,在郗老师看来,无论基础性研究,还是具有学科前沿性的问题,科学问题都是不分大小的。“大人物自然具备条件去探讨和解决前沿性问题,小人物则踏实着眼于基础性问题就好。”
至于如何能在研究中发现科学问题,郗老师认为:熟悉自己的研究领域,很重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有利于开阔视野;掌握专业的研究方法,能有效地指导工作;注意实践环节,更是发现科学问题的重要途径;此外,还须通过纵观前人成果,深入思考,进而构筑科学问题。“最关键的是,科学问题的发现源于兴趣。丁肇中甚而将兴趣视为科学家最重要的素质。至于是否收获成果,取决于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是否有足够的热爱、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否投入了足够的关注。”
而科学成果如何被认可?——发表文章。论文的写作是个反复性很强的过程:命题—资料—写作—包装—顺序,需要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创新实践,需要不断的思考、归纳、提炼、对比、甚至“割爱”,另外,简洁丰厚的演示技巧和规范的行文要素也必不可少。“优秀的学术论文之所以能被众人所标榜,不外乎它优越的创新性,和言之有物、论据丰富的文风。”
“善于实践、善于坚持、善于总结、善于发现不足、善于挑战传统。”——这是谦虚巡礼、尊崇严谨治学、享受授业平台的郗老师,在本次座谈的尾声为同学们献上的箴言。
参加此次讲座的同学表示:“郗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如何在学习中发现科学问题进而变成自己的研究成果,这对我们在今后的科研中改变研究思路启发意义非凡。”
(文/罗兰 孙晓晨 图/孙晓晨)
主讲人——郗爱华教授
郗老师对中、美教育特点进行对比
在座学生
(责任编辑:李明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