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科院举行《基于地震数据子集的全波形反演思路与方法》的讲座
11月26日早上8:30,由天然气地质皇家永利重点实验室、地科院、科研处联合主办的《基于地震数据子集的全波形反演思路与方法》学术讲座在明理楼A103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董良国担任主讲。我院物探教研室尹成教授主持讲座,院长刘向君教授、物探研究室其他教师到场参与。
董良国教授曾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复杂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理论与模拟、地震波反演等。
董教授介绍到,自从地震波形反演的概念在1983年第一次被Lines和Kelly提出以来,因其能给出精细的地下结构而被大量研究。特别是Lailly和Tarantola提出可以用伴随状态法计算梯度以后,该技术就被广泛的应用于时域和频域旅行时层析成像反演和波形反演中。基于上述理念演变而来的FWI技术(全波形反演),作为一种能够客观反映地震波传播规律、适用于任意地质模型的方法,较NMO技术(正常时差校正)在速度分析和密度反演等方面拥有更高的分辨率。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水平的发展,全波形反演已成为地球物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传统的FWI技术具有强烈的非线性特征,根源在于观测数据与介质参数之间的复杂性。因此,巨大的计算量和存储代价使其一直未能投入实际应用。董教授及其研究组则从核函数(Kernel)出发,设计了基于地震数据子集的全波形反演思路:首先依据不同反演阶段确定反演目标;继而根据反演目标确定地震数据子集;最后根据地震数据子集确定反演梯度。其中,体现不同地震数据子集与不同参数变化成分之间关系的核函数,是该项技术的理论基础。此外,董教授利用南海资料列举了基于地震数据子集的FWI技术的一些具体应用,例如低频缺失时基于包络的声波FWI、面向反射的FWI速度建模方法、基于积分变换的声波FWI、低频缺失时基于包络的弹性波FWI。
董教授认为,这项技术既不是一贴就灵的万能膏药,也不是百无一用的绣花枕头,应在中国环境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通过大量试验工作来继续印证。
最后,董教授与在座老师及学生展开了相应探讨。(文/罗兰图/孙晓晨)
董教授与在座教师交流探讨
董良国教授主讲
尹成教授主持讲座
(责任编辑:李明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