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19级资勘、地质、地信专业峨眉野外地质实习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09日      作者:     编辑:团宣部     审核:     浏览:[]

地科院19级资勘、地质、地信同学在指导教师们的带领下,于2020102日至7日,在峨眉地区进行了地质认识实习。实习期间的指导教师来自基础地质、沉积地质、油气地质以及地理信息四个教研室,保证了同学们在此次实习中收获最大化。

带队老师与同学们一同考察了川主乡沿路年代地层的地层特征与岩性,并作下了随手剖面图;观察了沿途的工程地质问题、峨眉当地的治理措施,同时也观察了川主河与龙门硐河两河交汇处的沉积物特征。

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同学们分别了解并认识了梁山组、栖霞组、茅口组和峨眉山玄武岩组这四种岩石地层,老师们分别从岩性和颜色等多种方面对这四种地层的特征进行剖析,并带领同学们实地寻找眼球似眼球状灰岩等地层中的现象;在富含生物碎屑的泥晶灰岩中找化石;在峨眉山玄武岩组地层的学习中,老师们带领着同学们在杏仁状玄武岩中寻找水晶,在地质锤的挥动中,地质实习的乐趣同时也在同学们心中洋溢。

对世坪剖面的地层进行完讲解后,接下来学习的内容是风化作用对裸露岩石的影响,采石场已然废弃,但采石过程中形成的裸露岩石的治理才刚刚开始,根据实地情况对废弃矿山的治理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正确实践,这是将来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所应该具有的品质。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认识了解雷口坡组地层,并绘制其剖面素描图。同学们还根据稀盐酸滴加在白云岩上冒气泡的程度大小,能更细致的鉴别出它的种类,路上还看见了痕迹化石。在这里老师也找到一些特征比较明显的石头,作为教学的例子,为同学们讲解岩石上的现象以及出现这些现象的成因。紧接着,指导老师带领同学到了一个高处,在这里教同学们识别地形图,并教会同学们在地形图上定位,同时,老师还为同学们讲解不同地质状况的成因、概念及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们了解到河流沉积及其地貌特征,溶洞形成四大必须要素。忙碌了整个上午,大家都很疲惫,老师们也看在眼里,由于还有两天就要返回学校,于是老师允许我们去观光报国寺及其周围风景。

今日份实习不仅增长了地质知识,体会到了大自然的雄伟,而且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保护自然,明日国家的大好河山一定会更加美丽。

雨后泥泞小路留下我们的足迹,清朗天空响起老师老师侃侃而谈的声音,在这里,老师为我们讲述天然冲积扇的形成原因,以及其地质工程影响、泥石流沉积的形成条件等地质现象。

在实习期间,为保证同学们实习进度正常进行,在每日同学们的实习结束后,带队老师们会前往第二天将要去往的地点提前踩点,标注相关典型地质现象以便第二天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观察。

实习期间我们所到的世坪剖面以及雨田坝剖面是新开发的两条典型剖面,这不仅拓展了我们的实习内容,丰富了实习教学资源,也提高了我们的实习效果。

除了学习相关地质知识,我们还在行进过程中看到了许多秀丽的自然景观,在疲劳之余带给了我们的身心一丝慰藉。此次实习,在充实同学们专业知识的同时,大家也体验了峨眉山沧海桑田的地质历史标签,感受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更加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由于疫情原因,老师们将本该在暑假期间进行的实习放在了这个国庆假期,这也说明了祖国在抗疫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才有了我们这次出野外的机会,让同学们和老师们在一起留下了一段珍贵的回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