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科院博士论坛——川西北部栖霞组高频海平面升降背景下的滩体迁移叠置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21日 作者:朱梦渊 柴兵强 胡欣欣  编辑:地科院研宣部 审核: 浏览:[]
12月19日中午13:30-15:00,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邀请裴森奇博士在线上为同学们开展了题为《川西北部栖霞组高频海平面升降背景下的滩体迁移叠置》的学术讲座。裴森奇博士是地科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的博士生,主要从事四川盆地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研究,主攻方向为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发育规律以及成藏特征研究,其研究成果对川西北深层海相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裴森奇博士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四川盆地深层碳酸盐岩勘探概况,分析了成藏组合类型:陆相致密油气藏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此次讲座所涉及的成藏类型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紧接着,裴森奇博士为同学们重点讲解了海相碳酸盐岩勘探的主要研究成果,对栖霞组高频海平面升降背景下的滩体迁移叠置规律进行总结,分析了栖霞组岩性的垂向变化,并根据岩性组合变化建立了栖霞组7小层的地层框架,结合沉积相识别特征及类型划分,讨论栖霞组各小层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在讲座的结尾,裴森奇博士提出最有利于储层形成与演化的沉积相带是台缘滩,其次是台内滩,这个结论对指导川西北部栖霞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认真记录,并和博士师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此次讲座拓宽了相关领域研究者的思路和视野,加强了同学们对碳酸盐岩油气藏的相关认识,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科研热情,让同学们的所知、所识站在技术的前沿。
裴森奇博士为同学们分享研究成果
裴森奇博士为同学讲解栖霞组高频海平面升降背景下的摊体迁移叠置规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