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实习遇疫情,多项举措保安全—地信2021级本科生峨眉山地学认知实习圆满结束
我院地信2021级学生于2022年2月24日至3月6日,在峨眉山实习基地进行了地学认知实习。本次实习由基础地质教研室杨雪飞、许建与地理信息教研室姜照勇等老师担任实习期间的野外指导老师。
落实疫情防控细节,保证师生出行安全
2022年2月24日上午9点,地科院范翔宇副院长在学校西大门送别实习队,并再次强调了实习期间的安全以及疫情防控注意事项。实习队乘车前,司机对车辆完成了消毒,学生上车后医生负责测量了体温,后由司机通过川行通检测所有人员近14天行程及核酸检测报告,全体师生乘车全程中皆佩戴口罩。
乘车前测量体温和行程检测
到达基地后进行体温测量及扫码
到达实习基地后,全员进行体温检测并扫码办理入住手续,之后所有师生前往峨眉山市人民医院进行核酸检测,在检测报告出来前,全体人员在实习基地进行隔离观察。待核酸检测报告出来后,由各老师带队开展正常的野外实习相关工作。实习期间采取封闭式管理,除外出开展野外实习之外,师生均不能擅自离开实习基地。外出实习期间租用固定车辆负责师生的出行,且全程闭环管理,尽量做到与当地人零接触。实习队为每位师生准备了口罩和洗手液,同时要求全体师生在基地公共场合佩戴口罩,就餐采取“自带碗筷,分散就餐,间隔就座”,尽量避免聚集,并要求实习基地每天对楼道进行消杀。
到达实习基地后分发口罩
学生排队就餐
优化实习路线,顺利完成野外教学任务
实习期间,同学们每天跟随指导老师前往不同的野外观察点对地层、岩石、构造、地质灾害等各种地质特征及现象进行观察和学习,认识了不同时代地层的特征、不同构造应力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质构造,观察了沧海桑田变迁在地球上所留下的各种证据,也近距离地感受到地质灾害产生的巨大的破坏,理解了这些地质灾害所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手段。指导教师们通过对不同地质现象进行讲解,鼓励同学们亲自看、亲手摸、讲述每一块岩石背后的故事。在野外教学中,同学们掌握了地球科学的野外工作基本手段及相关地质图件的绘制方法、认识了课堂上所学的矿物和岩石宏观特征,学会了分析不同地质现象特征及产生原因的研究思路。
野外教学过程(一)
野外教学过程(二)
特殊时期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助力当地企业进行地质文化建设
在课余时间,辅导员以及带队老师积极开展学生工作,充分了解学生基本的学习生活状况。在与同学们的耐心交谈中,了解到了同学们实习时的各种烦恼,并通过聊天的方式帮助同学们解决了相关问题。此外,实习队老师还积极参与当地企业的地质文化建设中,受邀为农夫山泉生产基地开展岩石展厅样品收集和分类,为地质科普工作出谋划策。
辅导员与同学交流
实习指导老师与工作人员准备下河谷收集样品
结语
通过此次峨眉山地学认知实习,同学们巩固和加深了对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扩大了视野。同时,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提高了他们动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在翻山越岭中,在急流瀑布前,相信同学们更深地认识到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已然树立起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保护地球并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的信念。(图/何佳慧、杨雪飞;文/马晓涵、许熙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