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升学深造 | 跨越山海逐光而行:一名地质博士的意大利联培心路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03日      作者:聂应     编辑:团宣部     审核:张勇     浏览:[]

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学院和导师付修根教授的资助和支持下,我度过了在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一年的联培时光。联培期间感谢帕多瓦大学给我提供的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条件,特别感谢Manuel Rigo教授在我学习期间给予的指导和帮助。联培经历促进了我的学术成长,也让我对生活、文化和自我有了更深的思考。现将我的感悟分享如下,希望能帮助到那些想要出国或者还在为出国感到困惑的朋友。

适应新生活

这是我第一次出国,初到意大利北部帕多瓦这座具有古老历史的城市,我既兴奋又忐忑。不同于国内的大学,帕多瓦大学的各个学院坐落在帕多瓦市的各个角落,学术氛围浓厚,生活节奏慢。刚开始的日子,我花了不少时间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

我和大多数留学生一样,首先就是受到语言和文化的冲击。在帕多瓦这座城市,英语是学习和生活常用的语言,由于我的英语口语和听力都不算太好,在实际交流中,会遇到一些表达上的障碍。但是不管怎么说,自己一定要放平心态,不要为自己的口语感到焦虑,尝试去说,说的慢也没关系,很多留学生也不是最开始英语口语就特别好,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提升自己表达观点和想法能力,时间久了就会习惯这个语言。我也需要面对独立生活的挑战。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从日常生活到学术研究,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尝试和探索。尽管适应的过程也会伴随强烈的孤独感,但是这也让我变得更加独立自主,学会了更好地管理时间,也让我更加珍惜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帕多瓦大学地球科学系合影

开启新的学术探索

在帕多瓦大学的学习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想要做好科研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也需要脚踏实地和创新思维。在从事学术活动的过程中,我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更为系统的理解,同时在实验操作上也更加熟练。在多学科交叉的学术环境中,我对如何提出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有了更深的体会,这不仅提升了我的科研能力,也让我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都得到了导师Manuel Rigo教授和团队的支持,在有好的想法或者遇到困难时,我会及时与导师进行探讨,他总能在讨论中为我提供宝贵的建议启发我。同时,他鼓励我更多地向实验室其他优秀同学学习,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以拓宽视野并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实验室中同事们的支持与分享也让我倍感温暖,我们一起讨论问题、攻克难题,共同成长。

与Manuel Rigo教授合影留念

感悟多彩的当地生活

除了开展学术研究外,我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社交活动,这些经历丰富了我的留学生活。我参加了2024年欧洲地质年会(EGU2024)和国际沉积学家学会会议(IAS),这些学术会议不仅提高了我的学术交流能力,也让我了解到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结识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2024年欧洲地质年会合影

在忙碌的学术生活中,我也学会了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利用假期,我也会去游览意大利其它的城市,如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米兰等。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这些旅行开阔我的眼界,也让我对意大利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威尼斯

明确未来方向

科研是一条漫长而充满挑战的道路,然而帕多瓦的时光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未来我会继续保持对科研的热情,继续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同时也希望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中,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结语

尽管我在意大利的学习时长仅为短短一年,但在此期间我深刻体会到国际化环境的魅力,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交流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提升了我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合作能力。同时,留学经历让我变得更加独立和自信,无论是面对学术挑战还是处理生活琐事,我都能从容应对。留学期间我也时刻铭记着党和国家赋予我的使命与责任,也牢记着学校、学院以及导师对我的殷切期望。国家在教育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为我们提供海外学习的机会,无疑是希望我们能够汲取先进技术,取长补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的我也会不辜负祖国的期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和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出国留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想要出国留学就勇敢追梦,行动起来吧!

作者简介

聂应,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地质学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汉族,中共党员,羌塘盆地科研团队党支部宣传委员。博士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中生代大洋缺氧事件期间的古气候环境演化。参加EGU、IAS和全国沉积学大会等国内外会议共计6次,以第1作者发表4篇2区SCI论文(2篇Sedimentary Geology),以第2作者(导师第1作者)发表1篇2区SCI论文,参与编写《沉积地球化学方法》。获国家奖学金、皇家永利优秀毕业生、十佳研究生学术标兵、优秀研究生和学业奖学金等荣誉。获批2023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和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重点项目资助。入选首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