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阿坝松潘威远门:古城奇景与西山村的文旅新生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9日 作者:张益源 汪璐瑶 刘朕豪  编辑:团宣部 审核:周雅倩 浏览:[]
危峰之上,雄关巍峨。松州古城西门——威远门,立于主城西侧海拔高出500米处,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佥御史寇琛主持修筑。城门背山临壑,易守难攻,堪称奇险天设。其下西门顶村(旧称西山村),依托古道栈道而生,村落延续明初筑城脉络,世居者多为屯戍军之后,代代扎根山巅,以农耕、采石为生。寒风穿林、石垒为屋,偏远闭塞,贫困久远。
循着千年城垣余脉,走进历史深处。西门顶村因高寒地貌与历史遗存独具特色,昔日山坳深处的贫困村,今日已借文旅振兴之势悄然蝶变。借助西山栈道直达县城之利,依托威远门俯瞰古城的地理优势,村落逐步融入文化旅游发展全局。游客拾级而上,登顶回望,雪山、古道、藏寨尽收眼底,威远门成为热门打卡地标。松潘县相继启动修缮工程、历史文化深挖、文创产品开发与唐蕃古道主题融合活动,威远门作为古城文旅门户正焕发新生。
口述记忆|王大爷讲西山村的旧时光
人物口述者:王大爷,年岁七十九,世居西山村。
“小时候的村子,窝在山坳,一条羊肠小道连着外界。去趟松潘,要翻三座山,走一整天。房子全是石头垒的,屋顶盖着青稞秆,一下雨,屋里就是水塘。冬天冷得厉害,羊皮袄不离身,夜里连头都得裹进去。”
“那年月,家家种青稞、土豆,靠天吃饭。十二岁跟着父亲上山放羊,带着糌粑,渴了喝泉水。遇见狼,就拿石头敲。吃得清苦,顿顿青稞饼配酸菜。磨青稞粉得轮着来,常常排到半夜。”
“现在变了样。路通了,栈道修了。村口能看到城里灯光。游客多了,娃娃也读上了好学校。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现在过上了。”
历史在岩石中沉淀,生活在山谷间更迭。西门顶村的故事,是千年古城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缩影;威远门的重生,是一扇门,也是一个时代的启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