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与玉门油田携手打磨《时代铁人陈建军》话剧剧本
7月12日下午,玉门油田会议室气氛庄重而热烈,西南石油大学“玉门?能源强国”暑期社会实践队师生与玉门油田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于此,开展《时代铁人陈建军》话剧剧本围读会。此次围读不仅是对艺术作品的精心雕琢,更是对厚重历史与精神血脉的深度追溯与传承。
地科院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勇详细阐释了该剧创作初衷与核心脉络。话剧以学校石油地质80级优秀校友,玉门油田原总经理陈建军为原型,创作的《时代铁人陈建军》入选了由中国科协 、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青团中央、中国文联联合开展的2025年“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希望通过围读会、实地采访等形式精准还原时代背景与人物真实面貌,挖掘陈建军同志的精神内核,以主线副线相结合的形式塑造可感可触的铁人形象。他表示,相信在玉门油田的精心指导下,发挥校企联动作用,共同打造一部优质的文化作品,展示一代代西南石大人“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精神,为在校学生种下“能源报国”的种子,鼓励西南石大毕业生到玉门油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剧本主创、地科院学生杨川榆介绍了剧本主体框架与创作历程。他坦言,作为青年一代,在感知历史场景时需要前辈的指导,诚恳邀请陈建军生前同事对剧本中的不足提出意见,共同完善剧本。
玉门油田公司工会副主席、党群工作部主任肖生科在总结发言时指出,陈建军同志是玉门油田的杰出代表,是石油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坐标。油田将全力支持该剧创作与排演工作,并愿意分享自编自演原创话剧《永远的铁人》的宝贵经验,助力青年学子用艺术形式讲好石油故事,传承不朽精神。
本次围读会不仅是一次剧本的深度研讨,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与接力。西南石油大学师生将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英模的无限景仰,创作好原创话剧《时代铁人陈建军》,只为让“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呐喊穿越时空,在新时代舞台上焕发出震撼人心的光芒。
实践日志
围读会上油田前辈们对剧本字斟句酌的场景令他印象深刻。在交流过程中,他仿佛听见陈建军同志当年在寒风中的誓言在会议室回响,一个词语的修改,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以及油田人执着赤诚的精神。 此次围读会搭建起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桥梁,对推动话剧创作、传承石油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手捧墨香犹存的剧本稿,我深知这薄薄纸页承载着万钧之重。当肖主任郑重承诺油田将倾囊相助时,一股滚烫的传承之力在胸中奔涌——从王进喜的筚路蓝缕,到陈建军的鞠躬尽瘁,再到我们青年学子手中的笔与舞台。每一次对台词的推敲,每一个细节的打磨,都是我们以最谦卑的姿态,向不朽的石油英魂献上最深的敬意。这即将在聚光灯下展开的,绝非仅仅是英雄的故事,更是我们这一代人以滚烫的心魂,让那“宁肯少活二十年”的铁血丹心,在新时代的苍穹下迸发出震彻心魄的轰鸣,点燃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
地质学2022级:赵春旭
当听到油田前辈们讲述陈建军同志在艰苦环境中坚守岗位,为了石油事业奉献一切时,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每一个细节,每一次抉择,都展现出他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国家的责任担当。这种精神,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我们当代青年前进的动力。
在剧本的讨论中,我深刻体会到,我们所肩负的不仅仅是创作一部话剧,更是传承和弘扬石油精神的使命。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场景,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打磨,用最真挚的情感去呈现。因为这不仅仅是艺术创作,更是对英雄的致敬,对历史的尊重。
资源勘查工程2023级:杨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