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溯源石油根脉,践行能源担当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2日      作者:陈怡君 刘美含     编辑:团宣部     审核:文雪     浏览:[]

2025年7月14日,西南石油大学“玉门·能源强国社会实践队”奔赴玉门油田,开展实践学习,在历史传承与现实砥砺中,解码石油工业精神,筑牢能源报国信念。

上午:探老君庙,触摸石油工业“根脉”

当日上午,实践队20余名师生走进玉门油田老君庙,开启石油历史溯源之旅。在一井碑记前,讲解员回溯历史,清晰勾勒出老君庙油田作为“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第一矿”的发展轮廓,让师生们初窥石油工业“根脉”的厚重。

步入核心区域,古朴厚重的老君庙建筑映入眼帘,其门口对联与《西南石油大学赋》精神内核深度呼应,跨越时空串联起校园文化与石油先辈情怀,成为石油精神传承的生动注脚,引得师生驻足感悟。

展览馆内,历史脉络徐徐铺展。从抗战时期“洋油”断绝,孙健初、靳锡庚等先辈顶严寒、跨戈壁开启勘探,到新中国成立后,老君庙油田作为玉门油田主体,承载“三大四出”使命,输送人才与技术支援全国石油工业;从早期简陋条件下的艰苦创业,到如今向采收率极限攻坚的技术突破…… 一幅幅老照片、一段段史料,生动还原石油人以热血赴使命的奋斗史诗。

实践队师生沉浸式感受历史,被先辈“为国找油”的执着深深震撼。2023级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刘美含感慨:“课本里的‘石油精神’,在此具象为先辈脚印与井架剪影,让我们读懂使命传承的重量。”

下午:访柳102井与窿5井,悟责任与安全之重

午后,实践队奔赴青西油田柳102井与窿5井井喷事故教育基地,在实践中深化认知。

柳102井:见证坚守与突破

柳102井坐落祁连山脚下,作为玉门油田裂缝性油藏开发“功勋井”,1999年1月酸化后日产油气流129立方米,创下单井产量新高。实践队参观井场设施,整齐井场、不停运转的“磕头机”与“功勋井”巨石,无声诉说石油人的坚守。

玉门油田老君庙采油厂鸭儿峡作业区经理侯凡分享石油人的责任与担当:“干石油,责任心是根本,我们班组‘三不放过’原则,保障油井安全高效运行。” 这番话让队员们对石油工人职业精神有了更深理解。2024级地质学专业陈怡君感慨:“从课本到现场,石油工人的坚守奉献,带来强烈震撼。”


窿5井:汲取安全警示与担当力量

在窿5井井喷事故教育基地,玉门油田老君庙采油厂鸭儿峡作业区业务主办赵婷,为师生复盘2000年12月19日井喷事故。当日,该井因处理电测卡仪时溢流、压井中井口部件刺漏,引发爆炸着火,火焰超百米,抢险难度极大。事故发生后,集团公司协同各方,经11天奋战完成抢险。此次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与设备损毁,成为石油生产安全深刻警示。

赵婷还原事故处置全流程,让师生明晰石油生产安全风险,以及应急处置中科学决策、协同作业的关键。石油工人危险前坚守拼搏、全力抢险的行动,彰显责任担当与奉献精神。

实践队员日志

站在柳102功勋井前,望着日夜不停运转的"磕头机",我的内心深受震撼。这口创造了玉门油田单井产量纪录的功勋井,不仅是一个生产设施,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井场旁那块镌刻着"功勋井"三个大字的巨石,历经二十余载风沙洗礼,依然坚毅挺立,就像一代代石油人在这里书写的奋斗传奇。

侯凡经理带领我们巡检时说的那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每一口油井都是有生命的,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呵护它们。"在望向井口设备时,我感受到了石油工作的温度——不仅是钢铁传递的灼热,更是石油人倾注的心血。

作为一名地科院的学生,这次参观让我有了新的认识:功勋井的"功勋"二字,不仅记录着产量的突破,更镌刻着石油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赤子情怀。我们要传承这种"功勋井精神"——在平凡中创造不凡,在坚守中实现价值。

                                                                                                                                                                  2023级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刘美含

踩在玉门的戈壁上,砾石硌着鞋底,风里全是干燥的沙粒味。

老君庙的老井旁,摸着被岁月磨亮的井台,突然觉得那些课本里的地质年代活了——原来亿万年的岩层运动,真能凝成这口井里的“黑色黄金”。

柳102井的抽油机在转,旁边的岩芯堆得像小山。蹲下来看那些带着油迹的石头,像摸到了大地的脉搏。

风很大,吹得人睁不开眼,却吹不散心里的震动:我们学的地质,从来不是冰冷的标本和数据,是这戈壁里藏了亿万年的故事,是人和大地较劲的韧劲。

                                                                                                                                                                                        2024级地质学陈怡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