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大学生社会实践见证下黄村光伏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4日      作者:吴凡 黄翊轩     编辑:团宣部     审核:文雪     浏览:[]

2025 年 8 月 2 日,骄阳似火,却挡不住一群青年学子的热忱脚步。来自西南石油大学的 “三下乡”田野守望者实践团走进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山头店镇下黄村,实地参观村内光伏发电站,亲身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用青春视角记录下黄村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蜕变与新生。

抵达下黄村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并非传统印象中的乡村景象。道路整洁宽阔,两旁绿树成荫,村民新居错落有致,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村东头那片占地近百亩的光伏发电站 —— 深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如同一片 “蓝色海洋”,源源不断地吸收着太阳能,转化为驱动乡村发展的绿色动能。实践团成员们难掩好奇,纷纷拿出手机记录这一现代科技与乡村土地交融的独特画面。

图一:团队成员合照

“这些光伏板不仅能发电,还能帮我们‘晒太阳赚钱’呢!” 下黄村党支部书记黄志强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他指着连片的光伏板介绍道,下黄村曾是当地有名的集体经济薄弱村,村民收入增长缓慢。2022 年,村里抓住乡村振兴政策机遇,引入光伏发电项目,将 200 余亩闲置荒地和屋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建成了这座 15 兆瓦的集中式光伏电站。

在黄书记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走进光伏电站控制室。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实时显示着发电数据:当日发电量已达 8.6 万千瓦时,累计发电量突破 1.2 亿千瓦时。“这些电除了满足村里自用,大部分都并入了国家电网,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稳定收入 180 余万元。”黄书记的话语中充满自豪,他告诉同学们,光伏收益不仅用于改善村内基础设施,还设立了 “助学基金”“养老补贴”,让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发展红利。

图二:光伏发电板

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实践团成员们听到了更多暖心故事。65 岁的村民黄大爷指着自家屋顶的分布式光伏板算起了账:“这几块板子每年能发 3000 多度电,卖电收入加上补贴,差不多有 3000 块钱,够我和老伴儿大半年的零花钱了。” 正在合作社务工的年轻村民小黄则表示,光伏项目带来了就业机会,他不用再外出打工,既能照顾家人,每月还能有稳定工资,“现在的日子,比以前亮堂多了!”

下黄村村支书黄书记在总结时表示,下黄村的光伏发电站是乡村振兴战略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的生动体现。它不仅为乡村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更探索出一条 “光伏 + 产业 + 民生” 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

夕阳西下,光伏板的余晖与村民的笑脸交相辉映。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此次下黄村之行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作为新时代大学生,他们将把所见所闻所感带回校园,用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让更多像下黄村这样的村庄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绽放光彩。

(图/吴凡 文/黄翊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