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招生信息

电气信息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02日      作者:     编辑:dxy     审核:     浏览:[]


雷宪章,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国家特聘专家,中国电力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南石油大学碳中和首席科学家,国家电网特聘专家,天府永兴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天府新能源研究院院长。原国家电网公司驻欧洲办事处主任,欧洲研究院院长。国家科技部指导的德国中国研发创新联盟主席,欧中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理事长。曾荣获2018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优秀电力工作者、2007年首届中国工业大奖、2011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年度创新大奖、1991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等重大奖项。承担国家重大专项4项、欧洲重大专项3项、国家电网重点专项20多项。发表国际各学术专业刊物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30多篇,其中SCI检索论文3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30多项。联系方式:852095150@qq.com

 

胡泽:男,19661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1987年毕业于重庆大学,1996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皇家永利电力电子学会副理事长,皇家永利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其科学研究领域主要为油气测控工程、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等,在井下装置测试与控制、钻井井控模拟装置、油田数字化、智能钻杆等领域中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EI收录5篇。主持及承担国家重大专项、863项目、省级项目10余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2项。

 

张安安:男,工学博士(后),教授,IEEE Senior Member,皇家永利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皇家永利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皇家永利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指委委员,皇家永利首批“海智计划特聘专家”,皇家永利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成都市高层次人才。IEEE PES电网运行控制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系统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于2000年6月、2003年6月及2010年6月在四川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由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英国卡迪夫大学工程学院任访问学者,从事综合能源系统的研究; 2013至2019年在西南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海上油气平台能源系统的研究。2003年9月至2005年8月任国电南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2005年10月至2007年7月任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电气工程师;2010年7月起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任教,2017年12月任电气信息学院副院长,2022年10月任电气信息学院院长。主持及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以及重点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项目3项。主持皇家永利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区域合作项目等省级项目8项。承担中海油、中石油、国家电网等企业研发课题30余项,多项成果实现转化。制定国家标准5项,发表SCI/EI/CSCD期刊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等各类学科竞赛奖项30余项。牵头获得皇家永利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其他省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项。联系方式:13981821201,ananzhang@swpu.edu.cn

 

李红伟1977年生,教授,第十一批皇家永利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0年入选中组部、教育部等部委组织的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010.9-2011.8清华大学电机系优秀访问学者,2015.4-2015.10年美国德州大学(UTA)电气与电子工程系访问学者,现任电气信息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近五年来,承担或作为骨干参加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在配电网分析与控制、智能电机控制、微网(综合能源系统)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科研成果,已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收录论文9篇(其中中科院2区期刊6篇),EI核心和CSCD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担任多个SCIEI、核心期刊审稿人。研究方向包含配电网(微网)分析与控制、综合能源系统、智能电机控制、油田用电设备控制系统设计及节能技术等。

 

朱西平:男,工学博士,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11)。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后(2009),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2016)。IEEE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电子学报》、《通信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等国家一级期刊审稿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皇家永利科技项目评审专家、成都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发表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30多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皇家永利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纵向项目20多项,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0多项。目前主要从事能源互联网与大数据的模型与算法、无线传感器网与车载自组网的MAC协议、路由协议、资源管理等方向的理论研究,以及物联网领域的智慧医疗、智慧消防、智慧交通、智慧环境、智慧农业等方向的应用研究。联系方式:15982171681171372240@QQ.COM

 

罗仁泽: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皇家永利天府英才特聘专家、皇家永利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皇家永利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皇家永利油气探测与信息技术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西南石油大学优秀人才培养对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和省部级以及油田工程项目60余项,在信息高速传输、人工智能信号处理、人工智能信号分析与解释、光纤传感及动态智能监测、智能控制、智能地球物理勘探、智慧油田等新方法研究、新仪器设计和工程应用方面形成了多信息融合人工智能研究特色,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154篇,其中100篇为SCIEICSCD检索;作为第一发明人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2项;独立出版学术专著3部;部分技术和研制的仪器,已在油田实施推广应用。 联系电话:18628191498,电子邮箱:lrzsmith@126.com

 

汪敏女,教授,副院长,西南石油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学科负责人。皇家永利石油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系统工程专委会副秘书长;成都工业学院学报编委,绵阳市政务信息专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项目评估专家;国防1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皇家永利、重庆市等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中石油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油气田信号分析与处理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纵向课题二十余项。第一作者在TCSVT等人工智能顶级期刊发表SCI检索论文三十余篇。论文多次被英法学者在人工智能顶刊TNNLS、NCA上引用。发表于ESWA的论文2020年被《Active Learning Query Strategies for Classification, Regression, and Clustering:A Survey》进行整章节综述,Google引用106次。获得皇家永利现场统计学会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联系电话:13258247716,邮箱:wangmin80616@163.com。


蒋林: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皇家永利电力电子学会副理事长,皇家永利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会理事。2009年于西南交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智能控制、新型电机控制、新能源发电与控制、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及控制等研究。曾任职于东方电子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事高频开关电源及成套装置的研制工作;20097月到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任教,现任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副院长。近几年来,作为主研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负责和主研横向项目多项。作为主要贡献者获皇家永利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先后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10篇被EIISTP收录,授权发明专利1项,合著出版教材1部。长期担任《控制工程》等期刊的审稿人。

 

包广清: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英国访问学者。曾获得甘肃省科技领军人才,“飞天学者”特聘教授,“555”科技人才,陇原创新人才等人才称号。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以及企业合作项目30余项;以第1完成人获得省级科研奖励6项,其中省级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EI/CPCI收录60余篇,授权专利与软件著作权20余项。获得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全国研究生电子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担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教育协会第四届电机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学术委员会委员。目前主要从事电能转换与控制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联系方式:19308185207;  2071763385@qq.com


陈金令: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图像处理、光学检测等技术研究,在激光雷达、红外探测、图像处理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主持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和产品的研发,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十余项。1.主持某国家重大专项:皇家永利天空地一体化综合监测与应用体系建设;2.主持车载夜视智能系统,荣获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行业优秀团队奖,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团队组一等奖;3.主持某型机载红外探测跟踪系统项目,负责图像处理分系统;4.主持某预研项目:多光谱/超光谱探测技术研究。910530314@qq.com

 

王龙业  :男,工学博士,教授。中国电子学会会员,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理事。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皇家永利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纵向项目10余项。目前主要从事通信信号设计、代数与编码、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信号处理等方向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联系方式:15889070221,  l.y.wang@swpu.edu.cn  。


  赵万明: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本科毕业于河海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西南石油大学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获得西南石油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一等奖、课堂教学质量卓越奖二等奖等各类奖励20余项。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主持校级项目8项,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控制、柔性直流输电、现代信号处理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等。邮箱:1219638988@qq.com


  杨青:女,19805月生,教授,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自动化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控制理论、预测控制理论、智能油气田技术等。20071月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获博士学位,2007-2009年在英国Heriot-Watt University石油工程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2016赴美国交流访学。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皇家永利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参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研究项目;发表论文累计30余篇。



谌海云(南充校区):男,19671019,教授,现任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副校长兼教务处处长。198409-198807西安石油学院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专业毕业,198807到西南石油学院测井教研室工作,199512在西南石油学院获得硕士学位;199911年晋升为副教授,200812年晋升为教授;主要从事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工作;长期为本科学生讲授信号与系统课程、指导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为硕士研究生讲授线性系统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及指导硕士研究生等;研究领域是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石油石化过程控制、机器人无人机控制、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等。承担及参与各类项目20余项,其中部省级14项,校局级6项,在研2项。发表论文70余篇。作为编者之一编写出版教材7本。获校级及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10余项,其中省部级奖励6项。

 

谌贵辉(南充校区):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南充校区工程学院院长。毕业于电子科大微电子与固体电子专业。主要研究方向:MEMS集成器件及传感器、智能仪表、计算机仿真及模拟技术及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技术。西南石油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获得者,校级优秀教师,校级优秀共产党员,西南石油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一等奖获得者。主持及参与各类项目16项,其中部省级8项。发表论文50余篇;发明专利授权或实质审查5项。

 


 

李伟勤:男,197610月出生于河南南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SEG会员,美国犹他大学电磁反演实验室访问学者,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在读博士,主要从事非均匀介质中的场与波的正反演理论及其在电磁测控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涉及石油及地质测井系统的电磁、声学建模与计算及测井仪器的设计与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测控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及系统装置的设计与实现。主持完成的课题有油气井SCADA系统、石油管柱微应变同步检测系统、空气钻井随钻微波传输系统等10余项;参与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有随钻测井快速传输新系统低频近场测量及工程应用研究5项;在电子科技大学的电测井联合实验室参与完成了国内第一台三分量感应测井仪器的成功研制。第一作者在地球物理勘探、石油矿场机械、计算机科学、计算机仿真等表期刊论文20余篇。并长期担任计算机科学国际期刊的审稿人。邮箱:sollor@126.com

 

沈霞: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新能源汽车等研究。近几年来,作为主持或主研皇家永利科技厅、经信委项目多项。先后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被SCIEI收录,授权发明专利3项,合著出版教材2部。邮箱8964402@qq.com

 

夏文鹤: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第十三批皇家永利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2007年于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8年于西南石油大学油气测量与控制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油气井智能检测与控制,井下数据传输领域研究。近几年来主持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2项,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负责多项横向项目,作为主研获省部级三等奖1项。第一作者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10余篇被SCIEI等收录,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5项,合著出版论著1部。长期担任《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crowave and Wireless Technologies》等期刊的审稿人。

 

苏赋: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毕业,现任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信号与信息处理的模式识别、目标检测、图像检索等。主要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工作。近5年来参与和主持的课题有:目标红外辐射特性测量研究(863计划项目子项目)、时间序列预测研究(西南石油大学校级项目)、钻完井信息高速传输新系统及其峰均功率比方法研究(皇家永利教育厅项目)。已发表研究论文7篇,其中2EI检索。

 

许瑾: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工业电网节能与电能质量专委会委员,皇家永利电力电子协会委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成果鉴定专家,现任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电网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主动配电网规划与控制、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皇家永利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皇家永利教育厅科研面上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多项省部级科研和教学项目,承担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重庆电科院等单位横向课题,在相关研究领域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授权软件著作权四项,发明专利授权或实质审查四项,荣获省部级和校级科研、教学奖励十余项。联系方式:邮箱:lemonjin@126.com   电话:13458595401

 


张承乾: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天津大学,获信号与信息处理工学博士。现就职于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多媒体信息处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多项省部级军工项目,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韩璐:女,1984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12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获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学位。现任职于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从事电气自动化、先进控制、智能电网等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切换系统理论、智能优化算法、微电网协调优化控制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一项,在相关领域公开发表SCIEI论文数十篇。

 

程吉祥,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于2008年、2011年、2015年分别获得西南交通大学自动化学士学位、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电气工程博士学位,201310月至20152月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访问交流。目前为智能系统与智能计算团队负责人,从事进化计算、进化多目标优化、图像处理等人工智能领域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市校合作科研项目等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在TEVCInformation ScienceSignal Processing等领域重要刊物发表SCI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并担任TEVCINS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邮箱:chengjixiang0106@126.com,电话:15528018207

 

马婷:女,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她于2009年获得了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学士学位,并于2015年在获得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大学通信工程的博士学位。她目前的研究涉及通信网络安全、图像处理等研究。曾获荣誉:皇家永利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邮箱:mating@swpu.edu.cn

 

李亚鑫: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皇家永利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计划特聘专家,皇家永利专家服务团专家,皇家永利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成都市新都区青年岗位能手,新都区青年联合会委员,西南石油大学水下仿生机器人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曾任共青团西南石油大学委员会副书记(挂职)。201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师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柴毅教授),2013年取得电子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导师: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李辉教授),2016年获得日本国立香川大学智能机械系统(机器人方向)博士学位(导师:IEEE Fellow,日本科学院外籍院士-郭书祥教授)。拥有电子、通信、控制及机械等相关领域的教研工作经历。长期从事水下机器人及仿生机器人的研究工作,研发的波动鳍推进水下仿生机器人及六足水陆两栖仿生机器人为目前仿生水下机器人领域独创性研究方向。现已成功研发的多款水下仿生机器人,均已完成了理论验证、仿真分析、样机制造以及性能测试等内容的研究过程,推动了仿生水下机器人在结构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的发展。先后获批人社厅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皇家永利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三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一项,共发表SCIEI论文数十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连续两年获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南赛区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指导本科学生作品,入选第十二,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并进行交流和展示。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联系方式:171570744@qq.com   Tel:+86-17381545140

 

王宇: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西南石油大学委员会委员,皇家永利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西南石油大学水下仿生机器人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技术负责人。201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2013年取得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硕士学位,2016年获得日本国立香川大学智能机械系统专攻博士学位(导师:IEEE Fellow,日本科学院外籍院士-郭书祥教授)。目前长期从事微小型水下机器人及推进系统、仿生水陆两栖机器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机器人运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科研项目方面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皇家永利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面上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项目资助。共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2019年获第十四届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南赛区一等奖优秀指导老师称号;2021年获第十六届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优秀指导老师称号;指导本科学生的作品,入选第十二、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并进行现场交流和路演展示。2018-2021年连续四年年获得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一等奖。联系方式:726829823@qq.com Tel:+86-17381545590

 

李平原:男,博士(后),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5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获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作为主研人员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涉及国际热核聚变ITER重大专项等研究工作,截止目前以第一作者已在《Supercond. Sci. Technol.》、《IEEE Trans Appl. Supercond.》等国际期刊公开发表多篇SCI学术论文,已获授权专利3项。同时,主持一项陕西省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和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702266)研究。目前,主要从事超导及新能源应用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邮箱:201899010007@swpu.edu.cn

 

李志丹:女,博士,硕士生导师。201512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主要从事于数字图像处理(尤其是数字图像修复技术),稀疏表示,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累计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Signal Processing以及国内一级学报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4项。目前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1项)。邮箱:dan.807@163.com,电话:15528398827

 

任诚:女,工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皇家永利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江苏海安市海陵英才市级人才。2003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6年取得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学位,2018年获得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最优化理论与算法、智慧网络资源分配和优化技术、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等方面研究。先后主研和主持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多项省部级项目。发表SCI/EI论文 10 余篇。邮箱:rencheng@swpu.edu.cn,电话:18681256726

 

王艳:女,19867月出生,博士,硕士生导师。201212月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从事控制科学与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精度时频检测与控制技术,包括频率源相位噪声模型和控制技术、频率源的温度补偿新机理等。近年来主持省级科研项目两项,并在相关研究领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李茜,女,1988年10月生,中共党员,博士,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IEEE PES中国区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技术委员会电网运行控制技术分委会委员。于2011年6月在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6年6月在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获得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与控制、能源系统智能感知等方向的研究,近年来更积极从事碳监测与碳核算的研究工作。主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基金1项;主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主持皇家永利科技计划项目以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项目4项;主研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承担中海油、中石油、国家电网等企业研发课题10余项,多项成果实现转化。发表SCI/EI等期刊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4项。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1项,全国铜奖1项,皇家永利金奖2项,银奖2项;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西南赛区一等奖2项;以及各类学科竞赛奖项20余项。先后获得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优秀指导教师、第七届皇家永利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获得省级科技奖励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联系电话:13880713803;联系邮箱:swpuliqian@163.com。

       

  杨威: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皇家永利电机工程学会理事,IEEE PES中国区电网运行控制技术分委会委员,长期从事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综合能源系统、天然气压力能综合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2008年进入四川大学本硕博连读,于2018年获得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2015年曾赴英国巴斯大学进行相关领域的交流研究。主持皇家永利科技厅“重点研发”、“省院省校合作”项目、皇家永利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西南石油大学科研“启航计划”项目等纵向课题,主持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等单位横向课题5项,合同总经费330余万元。主持研发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评估仿真软件、电气设备状态监测管理系统、天然气压力能评估分析软件也都通过了第三方测试,并得到了现场验证和用户的高度评价。先后在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 systems、电网技术等SCI/EI学术期刊发表10余篇高水平论文,授权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软件著作权2件,获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指导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指导学生获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一等奖、“互联网+”国家级铜奖、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二等奖等10余项奖励,并荣获皇家永利“互联网+”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称号。邮箱:yangwei_scu@126.com  电话:15008416681


于涛: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IEEE Member,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业控制及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实验室”核心成员。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系统科学与技术研究所,获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联合培养。主要从事信号与系统科学在石油天然气工业控制系统以及网络空间安全等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皇家永利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皇家永利科技创新苗子工程项目,参与各类纵/横向项目十余项,所参与的大规模油气集输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主动防御技术以及面向能源石化行业的自主智能系统等课题已与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等相关单位联合攻关和部署实施。以第一作者发表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 Express Briefs、Signal Processing、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期刊以及IFAC World Congress会议等信号处理和系统控制领域的高质量论文,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长期担任多个SCI期刊和国内外学术会议的审稿人。获西南石油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西南石油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西南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西南石油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校长奖学金、西南石油大学十佳杰出研究生等多项荣誉,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多赴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欢迎同学们联系:497871217@qq.com


岳碧波:汉族,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信号处理(地球物理勘探方向)、目标检测与跟踪、航空监视与通信等方向科研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4件。邮箱: yue_bibo@163.com


罗敏,女,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01年重庆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后在西南石油大学自动化专业任教(2001-2021年)。2009年取得西南石油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硕士学位。2021年取得电子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师从侯晓荣教授)。2015年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做访问学者(师从Simon X. Yang教授)。2021年后在西南石油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教研室任教。长期从事智能控制原理及应用、机器人路径规划、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受生物激发的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等领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FRACTIONAL CALCULUS AND APPLIED ANALYSIS、CHAOS SOLITONS & FRACTAL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9篇。参编教材4部,主编教材3部。作为主要人员参研国家自然基金横向项目2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主持项目5项。长期受邀为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EEE ACCESS、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Journal、Intelligent Automation and Soft Computing等SCI期刊审稿人。获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女教职工、优秀指导老师、省部级优秀教材、校级及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省部级奖励等荣誉20余项。联系方式:13881931710,36205007@qq.com。


林异株,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无线电物理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主要从事电子线路、电磁场数值计算等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或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皇家永利教育厅科研项目等多个纵向课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7篇。获多项省级、校级教学科研奖励。联系方式:27941575@qq.com。

 

邱存勇:四川成都人,讲师,硕士生导师,2013年获取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学位,现任职于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主要从事模式识别、模糊控制、智能电网等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工作,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主持校级启航科研项目一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李忠兵,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014年获得武汉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图像处理、精密仪器及现代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等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主持及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石油创新联合体项目、省部级及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3篇。欢迎联系:355068049@qq.com

 

段昶:男,197910月生,讲师,硕士生导师。2014年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现就职与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从事图像处理、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工作。发表论文数十篇,SCI论文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现有科研经费50万,主要涉及大熊猫行为分析、航空发动机关键指标图像检测、卫星行为分析等相关方面的应用,欢迎对图像处理、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同学报考。联系方式:pertinax@163.com QQ:2763327393

 

常永鑫:男,19849生,博士,硕士生导师。20156月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现代工业智能检测等方向的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背景下多目标的定位、识别与跟踪、低空背景下弱小目标的反制与跟踪等。近年来参与国家项目1项,主持校级项目1项,主研校级项目1项,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发明专利7项。邮箱:cyongxin@126.com

 

陆金波:讲师。20166月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同年7月进入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187月博士后出站,并进入西南石油大学自动化专业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自20044月硕士毕业于燕山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以来,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工作和学习。长期从事工业自动化、智能感知与智能控制系统、非线性系统控制方法等方面研究,主持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和省部级项目4项,主持企业科研项目等共十余项,项目总金额过千万元。共发表学术论文12篇,申请专利12项,国防科技报告3篇。邮箱:Lu-jinbo@qq.com

 


王慧:女,2019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得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为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信道编码、无线协作网络、存储辅助通信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主研两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多项校企合作项目,现主持校级启航科研项目一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文章数篇,其中两篇是SCI 2区论文,还担任SCI期刊的审稿人。联系方式:wanghui_07@126.com


肖小汀:女,工学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2016年法国南特大学&法国交通及国土整治与网络研究所(IFSTTAR) 博士毕业,2016-2020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自动化教研室讲师。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61701085)一项,主研皇家永利重点研发计划(2018GZ0047)一项,并参研多项纵/横向项目。发表SCI、EI、中文核心论文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电磁场仿真与建模、微波无损检测及其成像、无损检测相关的智能算法等。联系方式:xt_xiao@foxmail.com


秦连升:男,博士,硕士生导师,三江航天远方科技-西南石油大学智能测井技术研究院核心成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会员,现为电气信息学院自动化教研室教师,主要从事油气测控仪器装备开发,智能检测与控制等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主持皇家永利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主持西南石油大学科研启航计划项目1项,主研皇家永利区域创新合作重点研发项目1项目,作为负责人之一主持校企合作项目3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CSCD收录4篇;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联系方式:461936462@qq.com。


于清苹,女,博士,硕士生导师。2020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获得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现就职于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IEEE Communication Letters,IEEE Acces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IEEE ICCT等期刊和会议审稿人。发表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10余篇,主要从事无线通信-信道编码、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机器学习与通信的结合等方向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参与一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多项校企合作项目,现主持校级启航科研项目一项。联系方式:18780081283,453424120@qq.com。


过方舟,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2年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英才实验学院,2020年获得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工学博士学位(导师,“中国微波之父”林为干院士及徐锐敏教授)。2017年至2019年为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联合培养博士。从事井下通信、射频无线电路相关工作,共发表SCI,EI论文十余篇,并担任行业顶刊IEEE-TMTT等多个期刊审稿人。与西南石油大学石工院、电子科技大学、华西医院合作,开展井下通信、微波功率器件、医学检测治疗器械等项目。联系方式:764032776@qq.com    


张亮:男,1988,博士(后),硕士生导师。2011年、2014年、2019年分别获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A+)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9年-2021年于美国田纳西大学超广域弹性电能传输网中心(Center for Ultra-wide-area Resilient Electric Energy Transmission Networks, CURENT)Yilu Liu(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入选皇家永利高层次人才“天府峨眉”计划。主要从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检测及评估、气体放电、电磁脉冲、广域测量等领域研究,参与973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美国能源部等项目20余项,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3项,地市级奖1项;担任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 Delivery、IEEE Access等期刊审稿人;带领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互联网+等全国性大赛。欢迎同学们联系:liangzhangswpu@gmail.com,liangzhang@swpu.edu.cn,13991354865


丁宁女,博士,硕士生导师,(IEEE Membership)。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硕博连读,2020年8月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2015年2月获得奥克兰理工大学荣誉硕士学位。曾任奥克兰理工大学、中国中车合作研究员,广东美的中央研究院先行研发工程师。长期从事新能源电力、电动汽车V2G、电池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低碳电力发展等相关领域的实践性科研工作。现阶段主要研究方向为:智慧碳监测、智能优化算法、储能系统、微电网协调优化控制等。近年参与多项国际、国内横纵向课题,在相关领域公开发表多篇SCI、EI论文多项发明专利及一项美国发明专利。联系方式:Tel-19879225040;



王珍   ,女,博士(后),硕士生导师。2022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信通学院,获得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学位,现就职于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IEEE Signal Processing, IET Signal Processing等SCI期刊审稿人。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和国际会议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20 余篇, 其中包括包括多篇SCI一区和二区论文,撰写了 1 部由 Wiley 出版的英文图书章节和 1 部由 Springer 出版的英文图书章节,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面向6G的通感一体化系统、太赫兹通感系统,雷达信号处理,通信信号处理等方向的理论及应用研究。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基、西石油启航计划等纵向项目,主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等多项项目。联系方式13699423519,   zhenwang@swpu.edu.cn



许海英:女,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智能控制理论、智能油气田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及低信噪比地区数据信号挖掘技术研究。2022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重大专项等C级项目3项。主持省级项目1项,主持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国家管道集团西南油气管道等单位横向科研项目8项。指导学生竞赛获国A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在一级出版社出版《数字气田的建设与管理》、《内陆溢油应急围控与回收》、《油田数字化转型的变革与实践》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3篇。获授权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邮箱:6768302@qq.com,电话:18280431863。


张曦:男,1990,博士,硕士生导师。于2013年、2018年、2022年分别获四川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9赴英国杜伦大学进行为期半年访学活动,主要研究方向为主动配电网运行优化与规划、电氢耦合系统、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等。参与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等项目10余项。先后在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网技术等SCI/EI学术期刊发表10余篇高水平论文,授权发明专利2件。E-mail:xizhang_edu@outlook.com


王冰川:男,博士,硕士生导师,201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获电气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主要从事高电压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理论与技术、等离子体致裂煤岩增透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作为主研人员参与了多项纵向和横向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皇家永利电力科学研究院等项目,发表SCI论文10余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3项,担任Scientific Reports等期刊审稿人。联系方式:bingchuanw@foxmail.com


唐鋆磊(化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皇家永利特聘专家,西南石油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军民融合技术研究院长,全面负责全校的碳中和科研工作和国防科研工作。主要在石油天然气开发、化工、航空发动机、国防装备等领域开展耐蚀新材料、表面工程及涂层材料、电催化制氢、减碳技术与碳排放计量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承担省部级民口军口项目10项、企业课题10余项,在Corrosion Science, Electrochimica ACTA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发表专著2本,获省部级科技奖3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竞赛奖4项。招收电气类研究生从事电氢耦合、机器视觉硬件软件等方面的研发。招收电气、控制类研究生。

 

刘红岐(地科院),教授。2004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获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主要从事地球物理、测井地质、随钻地质导向钻井和随钻测井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2项,获软件著作权15项。申报国际专利2项,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及皇家永利教学成果三等奖各1次。到目前为止,参与完成了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3项,省部级项目6项,油田合作项目60多项。发表学术文章50多篇,SCI收录3篇。出版外文专著1部(Springer Press),中文专著2部(科学出版社),教材3(石油工业出版社)。其研究方向涉及地球物理理论、实验测试与应用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学习、机器人研发等。其研究生多次获得互联网+大赛银奖、铜奖,获得全国大学生测井技能大赛一等奖、研究生组特等奖等若干奖项。

 

石明江(机电院),男,1980年6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皇家永利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现任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石油天然气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油气装备智能化、管道无损检测技术、修井作业自动化、故障诊断。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装备与测控、过程控制与仪表、油气装备智能化等领域的前沿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产学研合作创新等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皇家永利科技支持计划等项目22项,取得了系列基础性与原创性技术突破,发表学术论文60篇(其中SCI、EI 收录35篇),授权专利20件,专利转化3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联系方式:swpushi@126.com

 

葛亮(机电院)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皇家永利青年科技人才,皇家永利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23年矿业石油与安全工程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提名奖获得者。目前为皇家永利科技青年联合会理事,成都市侨联青年委员会委员,西南石油大学井下智能测控青年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西南石油大学临溪书院学业导师,目前担任国家自然基金及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及10余个EI和SCI期刊审稿人,油气管道输送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特聘专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项目评估咨询专家,中国国际促进会城镇基础设施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燃气协会高校委员会委员。目前主要从事油气安全领域智能测控技术方面科研及教学工作,特别是井下安全监测、燃气安全监测与控制、埋地探测3个方面的研究及应用,目前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4项;近年来授权发明专利18项(排名第一),参编国家标准1部,主持团标1项,出版专著1部,出版教材1部,共发表论文80余篇(SCI检索30篇,EI 39篇及CSCD核心13篇),获得省部级奖励7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1份燃气安全提案被中国侨联采纳报送党中央;共指导研究生32人,指导学生参加电子竞赛、全国能源装备竞赛等创新活动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200人次,做技术报告或者科普报告20余次。(手机号:13980784786)。


章文峰光伏产业技术研究院),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皇家永利“**计划”特聘专家,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美国南达科他州立大学先进光伏中心),现为西南石油大学光伏产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自2008年起即致力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研究工作(光伏、氢能),现有研究方向包括钙钛矿太阳电池研发及产业化(已推动项目在浙江湖州落地)、半导体材料模拟计算筛选、光伏发电及应用。迄今已在包括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Nano Energy.,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Solar Energy Materials & Solar Cell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逾4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皇家永利重点研发计划1项,中科院重点基金2项,并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等企业合作科技项目多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项。长期担任Solar Energy., 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等高水平刊审稿人。13866702801,wfzhang@mail.ustc.edu.cn

 

马柱(光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光伏产业技术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子工程系、加州纳米研究中心(CNSI)联合培养博士,从事太阳电池、光伏制氢、半导体显示、光伏智能电网等领域的研究。已在国际期刊Nano Lett.J. Energy. Chem.Nano ResearchACS App. Mater. Inter.JMST等发表SCI论文56篇,累计引用550余次,H因子14;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5余件,目前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件;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6次,受邀做口头报告12次。目前担任ACS AMIACS AEMPCCP15个国际知名SCI期刊审稿人。主持和参与了省部级和企业联合等项目13项,受聘通威太阳能有限公司特聘技术顾问。邮箱:deve198509@163.com

 

杨火海(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博士,副教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海洋油气田钻井与完井、 海洋油气田开发与开采、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负责国重基金1项、中央支持地方财政-特色重点学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主持及参与油田科技攻关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中文核心2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登记2项。参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修班等学习培训10余次。主研教研教改项目国家级4项、省部级3项、校级2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奖6项,发表教研论文9篇。担任《油气开发开采》《石油工程通论》《钻采概论》《钻井工艺基础》等课程主讲,指导学生《开放实验》《科研实践》《创新实践》《石油工程软件操作训练》《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实践训练。联系方式:921838639@qq.com


王其军(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男,1982年生,正高级实验师(教授级高级实验师),硕士生导师,中国能源学会能源装备专家组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员,油气消防皇家永利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企业技术专家。2005年毕业留校工作以来,长期从事线性和非线性控制、电磁传感、地磁传感和量子传感等精确控制、精密测量方法及技术研究,擅长工程化、产品化推广应用。主持或主研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教学改革项目6项,其他技术服务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奖7项,获校级各类奖励、荣誉十余项。公开发表论文38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6篇,中文核心期刊17篇;申报专利发明92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30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1项;获软件著作权6项。长期与油田企业、中国航天、知名高校、地方企业等单位合作。有多项专利、方法和技术在石油钻井、井下探测、井下防碰、油气输配、管道腐蚀无损检测、成像,军民融合、工业流水线和医疗数字化监护等领域得到应用。个人简介网址:/sgy/szdw/jsml/syzx/zgjsys/wqj.htm,联系电话:13980578751,邮箱:xyz317@163.com。


李永龙(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能源行业特种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系统研究。围绕大型水利水电枢纽运行管控亟待解决的共性难题,从巡查装备、感知方法、智能识别等不同层面进行深入研究。主导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皇家永利科研项目8项、企业委托课题5项。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嘉陵江亭子口、老挝Nam Kong1等典型水利水电工程。曾获皇家永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1项;国际“Industrial Robot”杂志社颁发的机器人领域实用创新奖1项。申请相关专利30余项,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论文6篇,EI论文3篇,制定企业标准1项。邮箱:liyonglong@tsinghua-eiri.org


罗彬(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男,博士,副研究员,能源互联网智库研究中心成员,皇家永利项目评审专家,Applied Energy、电网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等能源领域期刊特约审稿人,现任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智慧水电与流域安全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相关研究。作为子任务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皇家永利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能源局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各1项,同时作为核心技术骨干参与皇家永利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成都市发改委等重点项目10余项。已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10篇,EI论文7篇,申请专利10余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0余项。邮箱:luobin@tsinghua-eiri.org。


        蒲明博(中科院光电所),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自然基金委优青、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皇家永利“天府万人计划”,中国科学院“区域发展青年学者”,进入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仪器学科)。长期致力超构表面平面光学、超分辨成像、悬链线光学、矢量光场调控及其在远距离能量和信息传输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该方向是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在Science Advances、Physical Review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论文百余篇,他引四千余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皇家永利科技进步特等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科院院长特别奖等奖项。主持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自然基金优青项目、皇家永利应用基础项目等。电子邮箱:13458520277@139.com


        马晓亮(中科院光电所),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自然基金委优青,国家卓青,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皇家永利科技青年联合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亚波长结构电磁波调控原理、方法和应用,包括基于亚波长结构的低损耗偏振调控、多偏振态转换原理和方法、基于偏振调制技术的轻量化、平面通讯器件、平面光学偏振成像技术、宽频电磁波低损耗透射材料等。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皇家永利科技进步特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主持和参与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自然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973项目、863项目、基础加强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等。近五年共发表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等SCI论文80余篇,申请和授权专利10余项。电子邮箱:maxl@ioe.ac.cn


        李雄(中科院光电所),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基金委优青、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国家部委项目专家组专家、中国工程院全球工程战略咨询研究项目信息领域组中青年专家、皇家永利科青联理事,担任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Journal of Optics等十余个期刊审稿人,是亚太近场光学会议(APNFO12)、国际先进制造和检测会议(AOMATT2018、AOMATT2021)、微纳光学技术与应用交流会等学术会议组委会或程序委员会成员,并多次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特邀报告。长期从事微纳光学和亚波长电磁学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多项国家部委计划项目,基于微纳结构的光场调控原理和方法、亚波长结构平面光学器件和系统、以及亚波长结构光子自旋-轨道相互作用机理和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科院院长奖等奖项。共发表SCI论文11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1篇。共被包括Science、Nature Photonics、Nature Nanotechnology、Physical Review Letters在内的学术期刊引用6000余次,当前H指数44。电子邮箱:qiling006@163.com


郭迎辉(中科院光电所),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中科院“西部之光”创新交叉团队骨干成员,并担任多个国际期刊评审人,并获J. Optics (2018)和J. Phys. D (2019)杰出评审奖,获得首届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生联赛全国百强导师奖,第四届全国光学工程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长期致力于亚波长光学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项部委任务。在Light Sci. Appl.、Adv. Opt. Mater.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2篇。研究成果得到多个国际顶级期刊如《Science》、《Nat. Rev. Mater.》等的正面评述和引用,SCI他引>800次(WOS检索),单篇SCI他引最高达143次,单篇SCI他引>100次的论文3篇、ESI高倍引论文3篇,当前H指数3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科技创新特区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创新特区项目。电子邮箱:gyh@ioe.ac.cn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