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化工星播客第二十七期——研学生涯的心路历程2019-05-25 作者: 编辑:陈刚 审核: 浏览:[]
2019年5月23日下午,由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会主办的第二十七期化工星播客在明德楼A205举办,本次星播客邀请了化工院优秀研究生代表何双江和陈彦君两位作为主讲嘉宾向大家分享他们在科研路上的感悟与收获。 何双江,化学化工学院2017级硕士,在读期间他发表两篇学术论文(一区1篇,二区1篇),并获得了学业一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称号、挑战杯科技发明A类学院一等奖。他结合自己发表论文的经验,将一篇高质量论文剖析为兴趣、idea、实验与写作四个方面。兴趣是所有优秀科研工作的引路人,鼓励着研究者们勇敢的向未知领域发起探索,而idea则是仅次于兴趣之后的重要一步,也是一篇论文诞生的起源。一个好的idea,则需要大量的积累,要从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的反复阅读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无限思维中获得。从实验方面,他建议同学们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写作则是和实验一样要注意技巧,从而轻松攻破SCI论文发表。“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是何双江师兄送给同学们的几句话,希望大家都能在科研路上找到自己的心之所爱并为之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陈彦君,化学化工学院2016级硕士,在读期间她发表五篇SCI论文,一篇CSCD核心论文;参与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会议,并在会上做出口头汇报;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一项;获得过一等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西南石油大学优秀研究生以及皇家永利优秀毕业生等荣誉。从科研思路,到文章发表中的困难,再到学习与生活的平衡,陈彦君向同学们详细讲述了她在漫漫科研路上的遇到的荆棘以及应对困难的方式。学会科学获取科研思路是陈彦君师姐对大家的建议,“读了文献并不一定能产生科研好想法,要学会如何打磨你的科研想法”。陈彦君师姐希望大家能学会消化并转化。她说“科研是与时间赛跑,失败也是实验常态,但任何时候都要沉淀自己、相信自己。”(文:李沁蔓、张晨) 上一条:2018级化工一班开展“拉手”学习互助小组大物答疑 下一条:化工院2018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三班开展学习小组互助活动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