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师资队伍>>教师队伍>>教授及其他正高>>正文
教授及其他正高

唐鋆磊

2020-07-15  作者:  编辑:卿大咏  审核:  浏览:[]

唐鋆磊,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JMRH研究院院长。

研究方向

氢能(电解水制氢与储输氢、制氢装备智能制造、液态储氢、电氢耦合及燃料电池)、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表面工程、新能源材料、航空发动机、能源与资源领域碳中和战略等的学科交叉研究。


个人简介

¨ 主要科研工作及业绩

近年来主持主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担任项目首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共7项、省部级项目18项、企业课题2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排2)、二等奖4项(排1一项)、三等奖1项(排3)。在材料化工、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发表论文130余篇,授权专利26件,发表专著2本,参编教材1本,牵头制定国家标准1项。主办国际会议4次,担任国际国内会议主会场、分会场主席、执行主席10余次、邀请报告10余次。


¨ 主要教学工作及业绩:

为本硕博学生讲授《电化学原理》《化工过程腐蚀与防护技术》《油气田设备腐蚀与防护》《新能源概论》《能源化工碳中和前沿技术》等课程,获省部级优秀科技著作二等奖1项(副主编),承担省级教改和校级教改项目各1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铜奖1项、优胜奖1项。


联系方式

行政办公室:明德楼A529

电子信箱:tangjunlei@126.com

科研办公室:明德楼A215


教育经历

20056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20106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0年至2014年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从事科研与管理工作,其间在法国国立里昂科学院(INSA-Lyon)开展博士后访问研究,2014年至今在西南石油大学从科研教学工作(2018年晋升教授、2023年晋升二级教授,2017年至今担任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个人荣誉、学术社会兼职情况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2024年)

皇家永利特聘专家(2014年入选创新人才,2018年入选领军人才)

皇家永利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8

成都市蓉漂人才特聘专家(2019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石油学会新能源专委会副秘书长

中国能源学会新能源专委会委员

皇家永利电机学会电力化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监事

达州市政府资政专家委员会委员

Surf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副主编

Carbon Neutrality System》编委

《表面技术》、《装备环境工程》编委


主要研究项目、学术成果情况

¨ 代表性科研项目:

    1. 项目首席科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兆瓦级抗波动直接电解海水制氢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集成应用》,2023-2026,国拨1500万元

    2. 副课题长,中石油重大科技专项氢能专项课题3《油气田采出水、海水电解制氢关键材料》,2023-20283970万元

    3. 低能耗、耐腐蚀海水制氢系统,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2022-2023

    4. AEM电解系统开发与集成应用研究,皇家永利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2022-2024

    5. 阴离子交换膜(AEM)电解制氢关键材料,皇家永利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2022-2023

    6. 氢燃料涡轮航空发动机供氢系统,中国航发四川涡轮院,2023-2024

    7. 某型燃机低压压气机单元体、动力涡轮叶片研制及产业化,皇家永利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2019-2021

    8. C919国产发动机CJ1000风扇增压单元总成研发,皇家永利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2019-2020

    9. 哈法亚油田油层套管腐蚀技术对策及Mishrif碳酸岩油藏自喷井井筒积液诊断技术研究,中石油勘探研究院,2017-2018

    10. 非晶合金原子移动性与电化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5-2017


¨ 代表性论文:

1. Fabrication of cost-effective Ni-based metallic composite columnar catalyst on stainless steel electrode via stress release-assisted electrochemical micro-machining for water electrolyzer,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25,688,349-361,通讯作者

2. Combining the life cycle model and corros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corrosion on carbon emissions of steel pipeline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025,115, 108027,通讯作者

3. Functionalized MXene acts as a crosslinking agent to construct new anion exchange membranes for anion exchange membrane water electrolysi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25,641,236875,通讯作者

4. Self-Supported Metallic Glass as a Highly Durable HER Electrode under Fluctuating Renewable Power,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2024,12(39),14425,通讯作者

5. 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self-supported high-entropy metallic glass cathode in fluctuating renewable energy-powered acid water electrolysis, Corrosion Science,2024,236,通讯作者

6.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corrosion resistance in laser cladded Zr-based metallic glass matrix composite coatings by laser remelting, Corrosion Science,2024,238,通讯作者

7. The effect of elastic tensile stress on inhibition behavior of N-lauroylsarcosine sodium for 304L stainless steel pitting corrosion, Corrosion Science,2024,233,通讯作者

8. Study on pitting corrosion behavior and semi in-situ pitting corrosion growth model of 304 L SS with elastic stress in NaCl corrosion environment, Corrosion Science,2023,211,通讯作者

9. In-situ construction and repair of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interface on corrosion-resistant high-entropy amorphous alloy electrode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in high-temperature dilute sulfuric acid electrolysi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3(453):139905,通讯作者

10. Corrosion behavior of 2205 duplex stainless steel in NaCl solutions containing sulfide ions, Corrosion Science,2022,200,通讯作者

11. Self-healing performance of ethyl-cellulose based supramolecular gel coating highly loaded with different carbon chain length imidazoline inhibitors in NaCl corrosion medium, Corrosion Science,2022,197,通讯作者


¨ 代表性科技奖:

1. 排名第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砾岩油藏化学驱注采关键技术与工业化应用,2024

2. 排名第1,中国腐蚀防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油气井筒完整性腐蚀评估与防护关键技术,2022

3. 排名第2,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耐强还原性介质腐蚀的不锈钢表面镀钯及钯合金薄膜技术,2018


¨ 代表性发明专利:

 1. 一种用于废水制氢的无隔膜电解槽、系统及运行方法,发明专利号:ZL20231 1265640.0

2. 一种废水处理与电解制氢的一体化系统及运行方法,发明专利号:ZL20221 1193301.1

3. 一种用于废水电解制氢的电极及其制务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号:ZL20221 1193420.7

4. 一种用于含盐废水电解制氢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号:ZL20221 1194083.3

5. 一种FeCoNiCuMo高熵合金薄膜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号:ZL201810586647.5;


¨ 国家标准:

金属连接(紧固)结构耐蚀作业技术规范,标准号:GB/T 40375-2021,排名第1


上一条:陈永东 下一条:刘宇程

关闭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学院地址:皇家永利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西南石油大学明德楼A区 联系电话:028-83037306 邮编:6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