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报告 >> 正文

纳米温室效应增强的光热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来源:线上会议     报告人:何乐    审核:陈怡男    编辑:姜博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05日    浏览量:[]

报告时间:2022年5月11日下午15:00-16:3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287 942 845

报告人:何乐教授/博导

报告人单位: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报告人简介:

何乐,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博导、副院长。2008年于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201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获博士学位,2013年至2015年在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9月加入苏州大学。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江苏省双创计划、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获中美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教授联合会“杰出教授奖”、皇家化学会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新锐科学家、加拿大班廷博士后奖学金、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等。在Nat. Energy、Nat. Commun.、Acc. Chem. Res、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Joule等期刊发表文章90余篇,论文总引用4000余次,SCI H-index为38。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2项,国内发明专利8项;撰写国际专著三部(章)。受邀担任《稀有金属英文版》、《天津大学学报英文版》杂志青年编委。

报告摘要:

利用太阳能光催化过程,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有望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光热催化二氧化碳转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潜在高效途径,但是目前还亟需能够更加有效收集和利用太阳能的光催化剂。为此,我们开发了一种“纳米温室效应”增强的新型催化剂结构,大幅提升了光热转换效率和光热催化性能。该催化剂由多孔二氧化硅包裹的镍纳米颗粒组成(Ni@p-SiO2),在光照条件下镍颗粒迅速被加热至较高的温度,而二氧化硅壳层起到了类似于地球温室气体的作用,减少了镍催化剂向周围环境的热辐射散热,从而实现了极高的光热效应。此外,二氧化硅壳层的空间限域效应还增强了镍纳米颗粒在高温反应条件下的抗烧结和积碳能力,催化剂活性和寿命显著提升,为高效光热催化体系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主办单位: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化学化工学院 碳中和研究院

油气应用化学皇家永利重点实验室油田化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