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CCCUS:碳捕获、循环生化合成可再生天然气与枯竭油气藏地质封存
报 告 人:侯正猛 院士
报告时间:12月17日 10:00-10:50
报告地点:西南石油大学国重A403
报告人简介:
侯正猛院士是四川阆中人,目前担任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终身教授和中国事务专员,德国联邦科技教育部资助的中国能力中心主任,德国地球科学与岩土工程院院士,中德清洁能源创新平台德方负责人,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德方首席科学家,中德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欧中氢能和燃料电池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德国)研发创新联盟碳中和与能源转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南石油大学客座教授。
在德国33年来一直从事深部岩石力学,地下洁净能源开发,非常规油气和深部地热的水力压裂,碳中和与能源转型,天然气、高压风、战略石油、氢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地下储存,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CCUS与CCCUS,热传导、多相流、岩石力学与地球化学等岩体耦合过程和数值模拟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国际合作工作。负责和参与欧盟,德国联邦科教部、环境部、经济部、DAAD和德国基金委DFG,下萨克森州政府等部门资助的100多项科研项目;与四川大学谢和平院士合作完成了中国科技部、中国基金委和德国基金委DFG等联合资助的五个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已发表SCI/EI等收录论文340多篇,出版英文和德文专著10部,主编国际论文集6部。11期SCI杂志和3期EI杂志的特邀主编,4本SCI杂志、7本EI杂志、5本Elsevier和Wiley创刊杂志编委、昆明理工大学创办的Springer新刊Carbon Neutral Systems 联合创刊主编和30多个SCI杂志的特约审稿人。
报告内容摘要: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等人工负碳技术将在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现有技术存在实施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为此,首次提出CCCUS:碳捕获、循环生化合作可再生天然气与枯竭油气藏地质封存技术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全球首创的CCCUS 技术系统功能包括地下生化合成与储存再生天然气、地热利用、强化天然气开采、CO2 地质封存等。②相比于传统CCUS,CCCUS的优势主要为降低碳捕集难度及成本、提升碳封存效率,同时变废为宝实现碳循环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及碳循环经济。③若在全国常规气藏开展CCCUS,单次循环可利用CO2约 4.35亿t、合成CH4 约2178.8亿方、储能8675.6万亿kJ、产生地热(化学反应热)1614.4万亿kJ,最终可封存CO2 达22.8亿t。因此,CCCUS 技术系统为中国碳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可实现碳循环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并可弥补传统CCUS负碳技术的不足,变废为宝的多功能且能实现正收益的CCCUS有望成为中国实现“3060双碳”战略目标最具发展潜力的负碳技术。
主办单位: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