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晚,由机电工程学院举办的第七批西南石油大学大学生“进德修业”实践示范项目“巧夺天工,魅力中华”——国际学生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小课堂第二期在明志楼顺利开课。继前一期学习中国传统手工剪纸艺术后,国际学生在第二期小课堂中学习了如何制作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中国结”。
开课前,机电院国际学生辅导员徐博老师带领所有国际学生一起观看了讲解“垃圾分类”的视频短片,学习了如何对日常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并要求同学们保持寝室卫生干净整洁,遵守寝室安全检查标准的相关规定。
随后,授课小老师为大家播放了介绍“中国结”起源、寓意和制作方法的英语纪录片,并耐心讲述了详细操作步骤。国际学生们也认真学习、相互讨论,并积极向小老师们请教,在欢声笑语中,大家用色彩缤纷的编织绳制作出蕴含美好祝福的中国结。同学们的作品虽不算精致,但也非常漂亮。徐博老师对国际学生的作品进行了指导和点评,鼓励国际学生为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制作中国结,并向他们传授制作方法与其中的美好寓意。
中国结起源于远古时期中国人民的结绳记事,和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同样表达热烈浓郁的美好祝福,是中华传统文化历史积淀的瑰宝。前两期传统手工艺品小课堂活动让60多名国际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更加深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较好地提升了国际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引导国际学生积极学习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三期小课堂将围绕中国传统泥塑艺术展开,敬请期待。

图1:国际学生展示第一期小课堂的 “囍”字作品

图2:国际学生展示第二期小课堂的中国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