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4日,我们早早地起床。今天我们要去最后一站——“铜鼓寨”。吃过早饭过后,我们就坐车去目的地。由于早几天蓬安下了大雨,所以嘉陵江水位暴涨。但是这并没有阻止我们的步伐。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了“铜鼓寨”。到达这里,让我们震惊的是:这里可以用“人迹罕至”来形容。在询问过当地的人过后,我们得到“铜鼓寨”的大概地址,于是我们就开始了寻找之旅,在一次又一次的问路下。我们终于找了“古寨遗迹”。
根据我们的了解“铜鼓寨是在明代以前建村的,当地村民介绍,当年张献忠入川,烧杀抢掠,当地民众为了避难,合力在山上修建起了城墙和东、西、南、北四道寨门,但在时间的作用下坚固的城墙毁于一旦。”我们艰难的跋涉了一段路程,终于找到了剩下的一道寨门的。寨门周围杂草丛生,当年的风光早已不现。同时,铜鼓寨山势险要,在山上也进行剿匪活动。当年红军为攻下此寨激战三天三夜。“1933年10月22日,以唐博安、杨发清为首的匪徒在丰窦铺战败后,率部负隅顽抗。为了消灭残余势力,10月23日,红二十五军和二十七师各一部,兵分两路向铜鼓寨进发,经过激烈的战斗,一举攻下铜鼓寨,此后,红军又在多地进行战斗,终于解决了蓬安的匪患。”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瞻仰了“铜鼓寨遗迹”。这里的每块石头都经过时间的洗礼,默默无声,似乎在述说着当年战斗的艰辛。抚摸着石头上深深浅浅的弹孔,感慨万分。在返航的时候,在当地的人帮助下,我们找到当年的“土匪洞”,据村里面的人介绍,这个洞可以容纳几十号人。由于建筑年代久远我们并没有入洞,只是在外面看了看,就离开了。
这次活动让我们感触颇深,红军不畏艰难险阻,战胜困难。他们不怕牺牲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所学习的。




(文/王涛 图 王涛)
机电院团委学生会宣传部
2018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