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学院创建于1985年,是建校之初第一批设立的三大院系之一。学院现有教职工151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26人,副高职称35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92人,具有博士学位65人,具有硕士学位66人。
学院一直以建设成“油气装备为特色鲜明,机械工程学科为龙头,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行业一流学院”为发展目标,形成特色显著、布局合理、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具有一支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取得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原始创新成果,学院整体实力和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建设成为我国石油天然气装备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目前,学院在石油钻采设备及工具、石油化工机械、石油海洋装备、机械现代设计和制造、机电一体化、油气测控技术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方向和实力。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国家油气重大专项等纵向科研课题100余项,年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获国家科技奖励1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0余项、授权专利500余项。
机电工程学学院现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热物理”、“仪器科学与技术”、“力学”四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机械工程”、“动力工程”、“仪器仪表工程”三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现有在校硕博士研究生600余人,本科生2800余人。拥有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石油天然气装备、“岩石破碎学与钻头研究实验室”、测控技术及自动化、钻头研究实验室、石油天然气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协同创新中心、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协同创新中心、油气装备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石油天然气装备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可供学生研究学习。
在科研成果上,“石油天然气装备特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获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互联网+的工程教育新模式N-CDIO研究与实践”、“行业特色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获2017年皇家永利教学成果一等奖;“振动筛综合测试实验装置”获2014年第三届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二等奖;“油气集输监控实验系统”获2016年第四届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二等奖。“油气集输监控实验系统”、“数字钻机司钻控制虚拟仿真实验”获2018首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刘洪斌获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油气集输虚拟仿真系统——获国家级一等奖。


教学成果奖
机电工程学院培养的学生也十分优秀。学院在近两届中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30项;在近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全国银奖1项、铜奖1项,省级金奖5项,银奖5项,铜奖8项;学院在近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全国银奖1项、铜奖1项,省级金奖5项,银奖5项,铜奖8项。(文/丁桂香 图/陈言)


连续四届参加全国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获得一等奖
机电院研究生会宣传部
2018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