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实验室郭小阳教授团队创塞流固井井深世界纪录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24日 供稿: 编辑:hgyzyw 审核: 点击:[]
近日,实验室郭小阳教授团队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库车项目经理部、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油气工程研究院联合,在塔里木山前构造克深603井技术尾管和生产尾管固井、克深10井技术尾管固井中成功进行了注水泥全程塞流注替防漏固井技术现场试验,并创造了塞流固井井深的世界纪录。 塔里木油田是西气东输的源头气田,在我国洁净能源供给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山前构造带是塔里木油田的主力气区,是国际公认的典型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用深井、超深井勘探开发方式的“三高”探区。长期以来,固井过程中使用常规固井技术手段,不仅严重影响固井质量,增加了补救施工强度和作业成本,还存在反挤水泥浆与正注水泥浆不能有效对接,注水泥井段形成自由套管段等隐患,井口带压现象严重,给后期生产作业带来极大风险。 为此,塔里木油田公司油气工程研究院、库车项目经理部与我室郭小阳教授团队开展联合攻关。郭小阳教授带领博士生辜涛、黄盛等深入生产一线,通过分析山前构造深井超深井地质、工程特点及前期技术缺陷,首创以动态当量循环密度(ECD)控制为核心的全过程塞流注替防漏固井技术。在现场试验中,克深603井技术尾管下入深度5891m、封固段长1934m,固井注替排量为5L/s;生产尾管下入深度6100m,封固段长500m,固井注替排量为2L/s;克深10井技术尾管下入深度6160m,封固段长1558m,固井注替排量为5L/s,创造了塞流顶替固井井深的世界纪录。 施工中均实现了水泥浆有效上返,测井结果表明井下漏失层、高压盐水层等复杂井段均被有效封固,为后续作业以及井筒完整性奠定了基础。库车项目经理部对现场试验结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项技术现场试验的成功,为解决山前构造复杂深井超深井固井漏失难题带来了曙光,而且对国内高难度固井具有引领作用,是科研结合生产、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 校园网报道链接: http://lab.swpu.edu.cn/Item/32390.aspx
上一条:实验室盛家平教授开展系列学术活动 下一条:周莹教授荣获2015年欧洲华人十大科技领军人才称号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