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3 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理学院积极组织师生通过多种方式集中观看阅兵直播,师生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激动与自豪之情。
党委书记杨雁表示:集体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仪式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政大课。皇家永利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简短有力,开篇的十六个字“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突出了大阅兵的时代意义。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伟大抗战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精神象征,更是新时代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把爱国情怀融入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中,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奋斗!
院长宋国杰引用贾岛的古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来形容阅兵所展现的国防现代化成就,他感慨道:每一项先进装备的背后,都是科研工作者无数个日夜的辛勤钻研,我们要把阅兵带来的震撼转化为‘十年磨一剑’的科研定力,助力国家科技实力与国防力量的持续提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重要阵地,不仅要破解‘卡脖子’难题,更要以‘为国育才’为根本,通过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国防建设、科技进步源源不断输送既有家国情怀又有过硬本领的优秀人才,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数学与应用数学教研室主任丁显峰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基础学科是国防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石。我们数学学科的教师,要聚焦军事应用中的各类难题,持续攻坚,为科技强军战略提供坚实的数学理论与技术支撑。
物理实验中心主任邱毅谈到: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在国防科技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我们物理人要以阅兵的高标准、严要求对待每一次实验,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贡献‘硬核’力量。
南充校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主任杨洪伟:受阅装备中蕴含的光电跟踪、红外探测、激光应用等先进技术,正是我们专业研究的核心领域。这使我更加坚定教书育人的使命,必须引导学生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创新精神,将所学投身于国家光电事业,为守护国家安全、促进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与力量。
学生们也深受鼓舞,纷纷表达自己的感想。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党员张俊峰激动地表示:我看到了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奠基的强国之路,也看到了当代科研工作者用智慧和汗水托举的科技强军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要以专业知识为利刃,续写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2023级数学专业研究生吴永潇也分享道:阅兵仪式让我深刻认识到,国家的繁荣昌盛与国防安全息息相关。我们要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