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校区以国际标准雕琢焊接人才——358名国际焊接工程师走向全国
3月31日上午,在南充校区焊接实训中心,周晋阳正专注地操作着全数字化焊接机器人,精准完成一道又一道焊接工序。作为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他手持国际焊接工程师(IWE)证书,已被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提前“锁定”。这并非个例,该校区自2016年以来已培养358名国际焊接工程师,就业率高达100%。他们人均收到3份以上录用通知,成为高端制造领域中国能建、东方电气、宁德时代等知名企业的“抢手人才”。
特色培养:在实际项目中掌握国际标准应用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副院长周培山告诉记者,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开设在南充校区,自2016年招生以来,便以培养国际焊接工程师为目标。2019年,南充校区引入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将其核心模块课程《焊接工艺与设备》《材料及材料的焊接行为》等融入本科教学。通过与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合作,成立教学改革小组,把ISO、AWS等国际标准转化为20个实验教学案例,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掌握国际标准应用。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场景
周晋阳回忆起备考IWE的时光,白天认真听讲,晚上泡在图书馆整理笔记,和室友用不同颜色便签纸标注EN 1090与国内标准的差异,在宿舍白板上画满对比表格。遇到理论难点,他主动请教老师,结合热处理大赛经验归纳记忆口诀。这种高强度的学习让他深刻理解到,国际认证的关键在于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南充校区与四川川锅等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周晋阳在川锅实习时,发现企业承接国际订单因缺乏熟悉国际标准的技术人员,需额外支付高额费用聘请外部顾问。这让他意识到掌握国际焊接规范的重要性,也坚定了考取IWE证书的决心。
在毕业生陈香锦的工作经历中,校企合作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他2021年毕业后加入四川泸天化弘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凭借在校所学,在瑞士Casale技术氨合成塔改造项目中,高效完成进口材料焊接性能评估和全流程质量管控,确保项目符合技术要求。如今,他已晋升为该公司设备制造安装工程处处长助理。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场景
职场佳绩:国际资质开启职业坦途
在南充校区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的喜报墙上,2024届毕业生的签约信息格外醒目。中国能建、东方电气、宁德时代等知名企业纷纷向焊接专业毕业生抛出橄榄枝,部分学生还收到了欧美企业的海外岗位邀请。
据了解,国际焊接工程师的职业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国内年薪普遍在10万—18万元,部分高端岗位可达30万元以上,国际市场薪资更高,欧美国家可达8万—15万美元/年。就业方向广泛,新能源、高端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需求旺盛。毕业生晋升空间大,甚至有机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陈香锦就是典型代表,他入职三年便实现职级跃升。他表示,IWE认证让他在国际标准认知和项目执行能力上远超同龄人,是他职业发展的“加速器”。
周晋阳签约浙江火电后,将提前进行进阶培训。他说:“行业认证不仅是求职的敲门砖,更是持续成长的坐标系。未来,我要用IWE所学在能源建设领域书写更多中国标准的故事。”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场景
周培山称,南充校区焊接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果显著,毕业生就业率与深造率均位列校区前列。从2020年到2025年,IWE证书考取通过率不断提升,2023年达到95.83%。这些数据背后,是校区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国际标准应用相结合培养模式的成功。
南充校区副校长谌贵辉称,学校国际焊接工程师人才培养,在衔接理论知识、生产实践、行业标准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一定程度解决了“教学滞后产业”的高校人才培养痛点。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熟悉了国际焊接学会(IIW)标准,提升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国际化竞争力,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及焊接产品跨国贸易等涉外项目工程中作出突出贡献。(周煊涵 南充融媒体中心记者/易立权)
报道截图
报道链接:http://xncrb.cnncw.cn/detail/20250403/A2/46124.html
下一条:南充校区与临江新区工会共建“青年实干家计划”实践基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