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动态 >> 正文

2025暑期社会实践丨科技赋能:在青春实践中触摸教育温度

新闻来源:学生发展部(团委)     审核:郝江岭编辑:王治平    发布时间:2025-07-28     浏览:[]

六月末的阳光洒满校园,我作为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食韵雅集” 实践队的一员,奔赴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开启为期 7 天的科技营养支教之旅。这段经历,如同一束光,穿透我对教育与公益的认知边界,让我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触摸到青春实践的温度与力量。

踏入校园,为探寻孩子们记忆中与家乡紧密相连的味道,团队精心制作家乡美食问卷。当看到孩子们认真填写问卷,分享“最难忘家乡美食”“谁常为你烹制”时,我真切感受到美食是承载情感与记忆的载体。一张小小的问卷,成为叩响情感共鸣的门环,孩子们纯真的描述,让不同地域的特色美食鲜活起来。这让我明白,食品教育并非生硬的知识灌输,而是要从情感联结入手,以家乡美食为锚点,唤起孩子们对食品文化的天然亲近感。每一道被提及的美食背后,都有家庭的温度、乡土的印记,食品教育由此有了人文关怀的底色,我们作为青春力量,便是这情感桥梁的搭建者,用细腻的方式,让孩子们珍视这份与美食相伴的情感传承。

讲食品安全时,我总爱把家乡美食比作易碎的琉璃盏—— 它们承载着几代人的味觉记忆,却也经不起安全阴霾的侵蚀。当说到某道传统美食因安全事故跌落神坛,孩子们攥紧的小拳头、蹙起的眉心,让“食品安全是美食生命线”不再是冰冷的标语,而成了共情后的共识。我们用案例作针,以知识为线,给美食传承缝起无形的安全篱笆。看着孩子们若有所思的模样,我知道,守护的种子已种下。这颗种子里,有对美食纯粹的热爱,更有对传承沉甸甸的担当—— 原来青春的我们,能成为文化基因里 “安全密码” 的传递者,让古老的味觉传承,在现代社会的风雨里,稳稳站立。

此次营养支教实践,是青春力量赋能食品教育的生动实践。从问卷策划到知识讲解,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的心血。我们拓宽了孩子们的营养认知维度,实现知识传递,更以实际行动助力食品教育发展。看到孩子们从对家乡美食的单纯喜爱,到理解背后的文化与安全内涵,我深刻体会到青春行动的价值。食品教育的发展需要新鲜血液注入,我们这些青春学子,虽力量有限,却能用热情与专业,播撒家乡美食文化与食品安全理念的种子。这让我坚信,青春不该只囿于书本知识,更应投身实践,以点滴行动,为食品教育发展注入活力,期待未来这些种子能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发芽,结出食品教育更丰硕的果实

青春执笔,这个六月末的支教故事,是 “三下乡” 精神的生动注脚。它让我明白,以创新打破边界,用热爱点亮成长,我们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给孩子们种下敢于探索、拥抱变化的种子。未来,我愿带着这份实践收获,继续在公益与教育的路上前行,让青春在更多元的实践中闪光,因为我知道,每一次真诚的付出,都可能成为别人成长路上的光,而自己,也会在这束光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文/唐明森 李忠义 邓俪 图/廖宇 王嘉欣 邓俪)


实践队队员对同学讲解食品知识的照片

实践队支教结束时与同学的合照

实践结束后实践队开会总结

上一条:2025暑期社会实践丨温暖相伴,爱驻夕阳 下一条:2025暑期社会实践丨安石数智先锋暑期实践队赴安石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