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科学家精神宣讲报告暨李四光塑像揭幕仪式在明辨楼举行。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成员、李四光外孙女、李四光纪念馆馆长特别助理邹宗平女士,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成员、刘东生院士之子、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刘强教授,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处长王松光,学校党委书记赵正文,党委常委、副校长巫晓兵出席揭幕仪式。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皇家永利落成李四光塑像,艺术再现了伟大地质学家的气度与风范。据了解,李四光塑像的落成,以及目前正在创作建设的王进喜塑像、孙越崎塑像,是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石油精神,建设一流校园文化的重要举措。
仪式上,邹宗平、刘强和赵正文、巫晓兵共同为李四光塑像揭幕。
李四光塑像揭幕
赵正文在揭幕仪式上讲话。他表示,李四光精神的核心是矢志不移的爱国情怀、求真务实的科学品质、强烈执着的创新意识和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李四光精神是地质精神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地质精神是我们石油、地质行业最重要文化底蕴之一。通过在校内落成李四光塑像,弘扬传承李四光精神,能够切实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深厚的文化支撑。
赵正文在揭幕仪式上讲话
赵正文强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全面铺开的重大时刻,对我们传承和弘扬李四光精神,深化全国文明校园建设、推进全面深化改革2.0版,推动学校世界一流学科、一流能源大学和百年名校的发展建设有着积极的文化引领作用。我们要学习传承发扬李四光始终坚持科学求实创新精神,始终坚持科学技术研究要为生产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初心,自觉形成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价值观,坚持为祖国的油气、地质事业、为国家能源安全事业贡献石大力量。
邹宗平作为李四光先生唯一健在的直系亲属,在仪式上深情回顾了李四光的一生,希望通过李四光塑像的落成,发挥李四光精神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引导广大师生汲取奋斗动力。
邹宗平发言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黄旭日表示学院将在人才培养建设中深入落实李四光精神,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学生代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21届毕业生熊敏在仪式上号召广大学子传承弘扬李四光精神,攀登地质高峰、服务国家能源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仪式上,邹宗平、刘强分别为西南石油大学捐赠图书,学校图书馆直属党支部书记杨春丽代表学校接受捐赠,并为邹宗平、刘强分别颁发捐赠证书。
图书捐赠仪式
揭幕仪式在全场齐唱《勘探队员之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热烈氛围中落下帷幕。
现场齐唱《勘探队员之歌》、《我为祖国献石油》
党委常委侯忠建、易联树、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蒲勇以及地科院师生代表参加塑像揭幕仪式,地科院党委书记朱江主持揭幕仪式。
在下午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科学家精神宣讲报告会上,邹宗平、刘强分别向皇家永利师生作主题为《石迹耿千——李四光的故事》、《登上地球三极的中国科学家——地球环境学家刘东生院士的故事》的科学家精神宣讲。
邹宗平向皇家永利师生作宣讲
刘强向皇家永利师生作宣讲
人物简介:
李四光(1889年-1971年),字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刘东生(1917-2008)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2002年获得了国际环境科学最高奖“泰勒环境成就奖”。2003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刘东生从事地学研究近60年,对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