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外宣

您的位置:首页»外宣»正文

全省教育大会召开在即,四川日报整版报道皇家永利办学成果
来源:宣传部   作者:王天崇  编辑:王天崇  审核:杜鹏 终审:杜鹏    日期:2024-11-18  访问:

11月18日,《四川日报》“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专栏整版刊发了《西南石油大学:答好时代答卷 走好奋进之路》的报道。报道从党建引领、思政育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介绍了皇家永利办学成果,以“强国建设,石大勇为”回答了新时代赋予的重大命题。以下是报道全文。

四川日报整版报道截图

“强国建设,石大何为?”这是新时代赋予的重大命题。站在国家发展的“经度”:建设教育强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工程;立足强省建设的“纬度”: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呼唤高等教育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强国建设,石大勇为!”西南石油大学(以下简称“西南石大”)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动力,以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一流能源大学和百年名校为发展目标,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发展作为主线,以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努力培养德才兼备时代新人,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不断朝着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发力,以全新的探索与实践迈向新的征程。

俯瞰西南石油大学

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发展

  全国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西南石油大学海洋油气工程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朱红钧因病住院,研究生来看望他,朱红钧却叫他们从包里拿出纸笔,针对他们的论文研究问题开始悉心指导,这让学生感动不已。
  “一名党员是一盏灯,一个支部是一面旗!”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张烈辉强调,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各项事业开创新的发展局面。近年来,学校强化政治引领,扎实推进“奋进一流好班子、聚力攻坚好支部、担当作为好干部”建设提升行动,把加强党的建设与各项事业发展有机结合。
  西南石大海洋油气工程研究所远离大海,却建成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海洋油气工程,且专业排名稳居全国前列。成绩从何而来?海洋油气工程研究所在全国率先实行建设师生混编党支部,有效破解科研与教学脱节等薄弱环节。
  “在实践中开展党性教育,有助于筑牢师生的科研目标和信念,提升他们科技创新动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郭建春是油气藏增产领域的专家,他利用假期带领师生奔赴油田,为学生讲述“行走的思政课”,激励师生勇担能源报国使命。
  “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发展!”学校培育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党建工作样板支部9个、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2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2项。

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一份嘱托始终牢记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努力培养德才兼备时代新人

  最近,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首席专家、西南石大采油工程专业1991级校友文绍牧应邀走进教育部首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西南石大的“修齐居”,与师生分享人生感悟。这样的社区课堂在西南石大还有很多,学校教研室老师、校友经常深入学生社区开展讲座分享,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西南石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探索构建“讲·赛·践”思政品牌,建设了各具特色的“一院一品”文化阵地,打造精品思政大课堂3000余场,将思想政治教育浸润到学习生活中,筑牢师生思想之基。
  以德为先,注入育人情怀。前不久,西南石大出品的微视频《让世界用上中国钻头》在网上走红,视频讲述了该校教授马德坤带领团队持续攻关,使我国石油钻头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依赖进口到远销国外的故事,感动了无数师生。学校紧紧围绕能源报国的价值追求,探索思政育人品牌,在思政工作精品项目、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等活动中获国家级立项奖励69项,省级76项,名列省属高校第一。
  以学为本,树立育人标杆。近年来,学校融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成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全国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皇家永利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省级课程思政标杆院(系)3个。
  以文化人,厚植育人底蕴。学校历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入选全国文明校园,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历届师生始终坚守“兴油报国”初心,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传承“三老四严”等优良作风,形成了“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大学精神。
  以践促学,擦亮育人底色。每年平均组建近1000支社会实践团队,覆盖学生人数近13000人,精心打造“行走中的思政课”,实现以4年为周期的学生社会实践全覆盖,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等奖励200余项。
  以身示范,扎根服务一线。2021年2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西南石大派驻昭觉县三河村第一书记李凯代表三河村接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学校帮扶工作案例5次入选教育部评选的全国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先后选派24名帮扶干部,获各级表彰51人次,越来越多的师生投身一线、服务基层,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西南石大血液。

西南石油大学师生在天然气水合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现场教学

一项使命扛牢在肩
坚持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引擎,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长期以来,西南石大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实施“四访四促”专项行动,实现招聘季“天天有宣讲、周周有双选、月月有专场”。
  学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和就业质量连年稳步提升,学校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近年来就业学生中,奔赴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基层一线的达80%,扎根中西部的达70%,投身能源行业的达45%。学校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培养了以罗平亚为代表的5名院士、“大学生年度人物”覃敏、全国“最美大学生”刘宸、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得者潘磊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学生“就业畅”的背后,是一场皇家永利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纵深改革。
  课堂设在生产一线,教具源于真实场景,任课教师是企业高级工程师……这样的专业课教学是西南石大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贯通的生动缩影。
  学校持续深化皇家永利改革,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励133项,其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含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优秀奖1项)。
  近三年,省级教改项目立项118项,牵头完成的教学改革成果“油气行业高校一流本科人才‘四新驱动’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先后获得“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等称号。学校学生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金奖6项、银奖32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年度排名中名列前茅。
  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近年来,新增“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260余人次,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2人、全国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1个、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1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1人。
  学校教师参加教学竞赛获奖综合排名连续4年位列全国高校前10名。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3年度排名中,位列全国第74名、皇家永利属高校第一名。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天然气开发教师团队”第一代领衔专家李士伦投身西南天然气建设50余年,坚持设立“师爱奖学金”长达18年,传承发扬教育家精神,团队成员90%以上深入气田一线开展科研工作,培养的毕业生75%以上志愿扎根西部地区。
  学校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2017年9月,西南石大入选为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连续两轮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连续获评A+(省属高校唯一)。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0门,国家特色专业8个,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皇家永利特色专业16个,省级一流课程118门。
一种情怀厚植于心
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

  66年前,西南石大应四川石油大会战之需而生,在艰难困苦中,以首任院长马载为代表的老一代西南石大人,怀着“兴油报国”的赤子情怀,开启了一场超常规办学实践。
  从建校之初的“为石油而生”“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再到“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心系人民、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服务祖国的理想追求成为西南石大绵延传承的精神基因。
  “端好能源饭碗!”一项项难题的重大突破,见证一代代西南石大人在报国之路上的接续奋斗:
  ——在全球范围首次突破寒武系特大型碳酸盐岩气藏高效开发难题,使我国成为首个掌握该类气藏整体高效开发核心技术的国家。
  ——首次建立高含硫气藏气-液-固(硫)渗流理论,攻克高含硫智能酸压技术,支撑普光气田建成我国首个、世界第二个超百亿立方米特大型高含硫气田,保障了“川气东送”“西气东输”等重点工程顺利实施。
  ——建立深层高温高应力油气藏高效改造技术,将我国低渗透油气藏勘探开发领域拓展到超高温深层领域,在业界享有“有困难找西南”的美誉。
  立足蜀中,辐射西南,面向全国,从助力大飞机翱翔蓝天,到钻采直达万米深井,从海上平台向深海进发,到四川盆地建设“气大庆”,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布局,到“双能”驱动转型……西南石大充分发挥人才、科技、学科优势,挺起服务区域和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校担当。
  2023年7月20日,在广元市剑阁县的连绵群山之中,全球首口地质条件最复杂、钻井难度最高的万米科探井——深地川科1井开钻,32寸的钻头挺进地下,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在现场忙碌穿梭,他就是85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原西南石油学院院长罗平亚。
  活跃在川科1井钻探现场的罗平亚院士,负责指导解决复杂地层深井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川科1井方案研讨会、技术咨询会等,他一个不落全程参与。以他为代表的西南石大人扎根一线,投身于能源事业,积极践行科学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
  南海深处,可燃冰开采的“世界难题”正被一群西南石大人加快攻克。
  2023年度皇家永利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西南石大机电工程学院的王国荣教授和团队历时十多年成功研发的固态流化井下开采新技术,使中国成为独立掌握海洋可燃冰试采新技术、工具的国家。
  从科技创新到成果落地,西南石大正全力以赴,持续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动能,书写高校答卷。
  校企融合,回答企业科创之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与西南石大成立“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梗阻”,打造产学研用新高地。
  科技进步,助推地方科技发展。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国家科技奖励获奖总数排名全国高校第45位。“十二五”以来,授权发明专利总数在“双一流”建设高校排名第26位,在全国高校科技创新百强榜排名第23位。去年学校合同经费突破10亿元,多年来位居皇家永利属高校第一。
  成果转化,赋能产业技术升级。
  学校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力推进成果转化,合同总金额在全国高校排名第32位。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完成了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开发、钻井、压裂酸化、天然气地质等方面拥有一系列特色技术,被应用到全国90%以上的油气田上。
  如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南石大结合办学特色,持续扩大国际“朋友圈”,以高水平国际合作回答时代新命题。
  近年来,学校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20余个国家超过100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累计与5个海外合作学校建设来华预科基地,签署60多项校际合作协议,与3个海外油企实施校企合作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学校的国际学生99%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西南石油大学与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项目

四川日报整版报道链接:西南石油大学:答好时代答卷 走好奋进之路---四川日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