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安全科技创新团队在IEEE Transactions、中科院TOP期刊发表系列学术论文

文章作者:张晓均 责任编辑:唐亮 审核人:彭博 文章来源:

近期,我院张晓均副教授负责的网络空间安全青年科技校级创新团队在密码学与数据安全应用领域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分别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 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and Servi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Fusion,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发表系列学术论文。

硕士生李文毅(导师:薛婧婷)在中科院1区、CCF A类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发表学术论文“Efficient Collaborative Data Cleaning Using Private Set Intersection and Encoding for Unbalanced Datasets”(论文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1106475)。论文合作作者包括电子科技大学李发根教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张文政总工程师、周宇研究员、我院张晓均副教授。该研究针对非平衡数据集协同清洗难题,提出基于不经意键值存储的uECDC方案:通过数据分片匹配技术,相较uPSI-CA方案 (顶会USENIX'23) 降低离线阶段18%~85%与在线阶段8%~43%的时间开销;创新设计服务端数据编码机制,实现非平衡场景下交集数据的高效定位。在半诚实敌手模型下,uECDC被证明具备可证明安全性,Python与C++混合编程的实现在大规模数据场景中验证了其工程实用性。

硕士生刘庆(导师:张晓均)在中科院2区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and Service Management发表学术论文“Dynamic Certificateless Outsourced Data Auditing Mechanism Supporting Multi-Ownership Transfer via Blockchain Systems”。论文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abstract/document/10820838。本论文聚焦于云数据迁移领域中的特定场景,涵盖电子病历迁移以及企业并购过程中的数据转移等情形,提出一种支持多所有权转移的高效无证书外包数据审计机制(CDA-MOT)。该机制基于拉格朗日逆多项式定理构造同态认证器,实现了对同一数据文件上多重无证书签名的聚合验证,解决了密钥托管和复杂的证书管理问题。CDA-MOT利用群组特权用户完成了对多所有权共享云数据的权责转移和动态更新,并借助区块链系统存储必要的数据权责转换与更新记录,使该过程更具公开透明和可追溯性;同时利用智能合约实现了去中心化的公共审计。此外,CDA-MOT具有出色的扩展性和适应性,即使在外包数据已完成所有权转移的情况下,它仍能够灵活扩展支持动态更新和去中心化审计操作。

硕士生张翀(导师:张晓均)在中科院1区TOP期刊Information Fusion发表学术论文“Poisoning attacks resilient privacy-preserving federated learning scheme based on lightweight homomorphic encryption”, 该期刊是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2025年最新影响因子14.8。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566253525002040?via%3Dihub。该论文面向隐私敏感的智能联邦学习系统,设计了一种融合轻量级同态加密与异常检测机制的抗投毒隐私保护方案。利用对称同态加密算法实现加密下的高效梯度聚合,保护客户端本地梯度隐私,避免明文泄露带来的数据重构风险。同时,采用基于范数距离的异常检测算法识别恶意客户端上传的梯度模型,通过调整其聚合权重,抵御模型投毒攻击。并引入了基于椭圆曲线的数字签名算法保障传输信息的完整性,支持聚合过程可验证。安全性分析与性能评估进一步证明,该方案在轻量计算成本下实现了联邦学习中的隐私保护与安全防御目标。

硕士生刘炳云(导师:张晓均)在中科院计算机类1区TOP期刊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发表学术论文“Blockchain-Assisted Fine-Grained Deduplication and Integrity Auditing for Outsourced Large-Scale Data in Cloud Storage”, 该期刊是物联网领域国际顶级期刊,2025年最新影响因子8.9,论文链接:https://xplorestaging.ieee.org/document/10915202。该论文面向云存储系统中数据冗余问题,设计了基于区块链辅助的大规模数据细粒度数据去重与完整性审计机制。基于此机制,实现了跨用户数据块与同态认证标签双层去重。当用户上传外包数据到云存储时,将会进行细粒度的数据重复检测并保障数据去重隐私不会泄露,当检测到重复数据块时,根据构建的稀疏求和向量树使用向量承诺实现分布式重复数据块的所有权认证,有效防止敌手欺骗攻击。用户对未重复数据块生成加密数据的同态认证标签,并将其外包上传给云服务器。为保证外包数据的可用性,通过设计密文重构矩阵并结合可计数布隆过滤器实现了备份数据块的查找、定位与恢复。通过将区块链集成到此机制中,可以帮助用户验证恶意完整性检测行为。

硕士生刘亮(导师:薛婧婷)在在中科院计算机类1区TOP期刊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发表学术论文“Attribute-Based Policy-Hiding Redactable Blockchain with Authorizable Verification for Energy Internet”的学术论文(论文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1003065),该期刊是物联网领域国际顶级期刊,2025年最新影响因子8.9。论文合作作者包括电子科技大学李发根教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张文政总工程师、周宇研究员、我院张晓均副教授、敬熙民硕士。该研究面向能源互联网场景,提出一种支持属性基策略隐藏的可编辑区块链方案,通过变色龙哈希函数实现可控的多权威密钥生成与编辑者属性验证。为解决现有方案中编辑权限滥用问题,方案创新性采用时间可更新的变色龙哈希函数约束编辑行为,并设计动态委派算法使属性验证节点能按需分配密钥分发权限。安全证明与性能评估验证了该方案在分布式能源交易中的可行性与隐私保护优势。

更新时间:2025-08-08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