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石大>>石大记忆>>正文

退而不休 “80后”老党员李荣韩初心不忘

2019年11月05日  点击:[]


在南充校区,不论天晴下雨,隔三差五总能看见一位满头银丝的老人,他戴着助听器、穿着运动鞋、拎着帆布包,神采奕奕、精神矍铄,教学生识读国际音标,倾听学生苦恼、耐心地与学生交心谈心。

他就是皇家永利“80后”退而不休的老党员、老德育工作者李荣韩。

出生于1937年的李荣韩,从1959年考入皇家永利地质专业起,就与皇家永利结下了不解的渊源,学生、辅导员、教师、总务处处长……直到现在82岁,59年党龄,他还坚持为学校、为学生做些什么。

在听说李荣韩的事迹之后,学校党委书记孙一平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长期以来,李荣韩老师心系祖国,关心学校,引导学生,立足现在,退而不休,守护初心,担当使命,要求全校党员干部教师要向李荣韩学习,学习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休教师的胸怀和担当。

李荣韩老师与大学生谈心

党的恩情 农民娃成为大学生

李荣韩出生在安岳农村,父母是文盲。新中国的成立,让李荣韩获得了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政府的帮助下,李荣韩进入学堂念书,最终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考上了四川石油学院。

时光荏苒,李荣韩回忆起六十年前求学报道的场景时,历历在目,且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1959年8月28日,天还没亮,李荣韩背着背包,挑着扁担,步行三天三夜,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学府,老远就看到学校悬挂的“为祖国石油事业培养栋梁”的横幅,校园里张灯结彩,让他这个农民娃十分激动。

李荣韩介绍说,刚入校的时候,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只有地质楼一栋楼可以提供给师生学习,教学楼也是靠师生到嘉陵江搬石头、担石子、扛芦苇慢慢修建起来的。课余时间,别人挑一担,他就想办法挑两担、三担,在有限的时间里多跑几次,多干一点,为学校、为集体多做一些贡献。

因为房子没有窗户,又临近嘉陵江,上课的时候寒风瑟瑟。晚上,李荣韩晚上只能利用墨水瓶改装成的酒精灯微弱的灯光学习。定量发放的粮食,也让正值长身体的他吃不饱、营养不良。

即使条件十分艰苦,但是李荣韩身上那种精神、那股劲儿,那种对党和国家认真负责的坚毅态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种下了回报国家的种子。

“学校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也要把有限的经费花在教学上,花在学生身上,保证教学,安排学生到油田实习,培养大家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精神。”李荣韩回忆说。

实习期间,李荣韩和石油工人同吃同住,在野外住干大垒、篾席棚,受尽戈壁滩风沙折磨,也无怨无悔,珍惜机会,虚心请教,接受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的教育。

“党把我送进了学堂,让我从农民娃成为了大学生。学校教授我科学文化知识,花费重金送我到油田去实习实践,让我积累了生产实习经验。吃水不忘挖井人,党和祖国的恩情,学校的培育之恩,一辈子都不能忘记,永远铭记在心。”李荣韩说。

立德树人是初心

退休20年 仍享受奋斗

李荣韩虽然已经离退休20多年,但是他退而不休,始终为了石大学子的成长成才、为了南充校区的建设发展,不停地奔波,不知疲惫。

“你已经是80多岁了,为什么还奋斗?”面对别人的不解,他回答说,“有奋斗才有快乐,享受是在奋斗之中。”

李荣韩的确享受奋斗,他这一生都在奋斗之中。

刻苦学习的李荣韩老师


退休之后李荣韩的还在继续从事着育人工作——担任南充校区大学生德育督导员,他把对学校的爱倾洒在学生身上,担任德育督导员以来,经他辅导过的大学生已近千人次,他以一颗炽热的爱心守望着西南石油大学的莘莘学子。

去年,李荣韩得知南充校区为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困难,将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精准帮扶。为了让帮扶少数民族学生取得实际效果,李荣韩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积极与学生辅导员取得联系,了解需要帮扶学生的情况。

年事高带来的行动不便并没有影响他的出行,为了帮助挂科四门以上、面临退学的学生,他总是自费到打印店打印辅导资料,分析学生学习成绩,总结原因,思考解决方法。

“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就要融入学生,了解学生。”李荣韩说,现在的大学生都是00后,思想新锐,自尊心又很强,个人很独立,在家被父母宠爱。而我与他们隔了几代,如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是一件颇费脑筋的事情。

李荣韩老师每天早晨买完菜后,他便开始回顾前一天与学生交流的过程,整理谈话的内容。做午饭时,又开始思考当天下午谈话的内容,约谈了哪些学生?联系了哪些辅导员?谈话地点约在哪里?他把自己的行程安排的满满当当。

谈起如何与学生交谈,李荣韩颇有心得。他说,首先要学会分析学生的成绩和遇到的问题,找到症结,才能对症下药。其次,要通过与学生的近距离交流,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换位思考,明白他们需要什么帮助。最后,就要通过给学生谈大学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学习方法、学习不好的后果、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等内容,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自主学习的内生动力。

李荣韩老师的案头

手写国际音标 辅导中传授人生哲理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李荣韩时不时冒两句外语出来,令学生很是震惊和佩服,没想到这位老爷爷的外语还这么好,因此都乐于和他交流。

这是李荣韩拉近学生关系的法宝。退休后,他坚持学习外语,阅读《外语教学参考报》,把里面的内容背诵下来,不懂的地方查阅资料学习,从不间断。

“有一次,龙井湖柳的小岛上,发现一名男生正在认真做着英语习题,但是看起来情绪不高,不停地叹气、挠头,我便上前问他。”李荣韩回忆,询问得知, 原来这名学生家里经济困难,没有学习过音标,听力训练也很少,到了大学,发现身边同学不仅比自己能说会道、多才多艺,英语学习成绩也很好,大学英语四级轻松就过了。感受到与同学的差距,他非常沮丧。

李荣韩了解情况后,耐心地开导这位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与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和如何正确看待身边同学的优点,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还用英语与他交谈。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这位同学心情豁然开朗,连说谢谢爷爷的鼓励,我一定记住你的话。

李荣韩老师去给学生辅导英语

针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在与之交谈时,李荣韩会首先强调英语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国际音标是英语的根,没有学好音标,查字典也看不懂,考试只能连猜带蒙,这样是一辈子也学不好外语的。”李荣韩经常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荣韩翻阅字典,不会电脑打字,就手写国际音标,然后到打印店打印国际音标表送给学生,手把手教学生识读。有时候学生多,谈话室里没有黑板,他便自己将家中的小黑板带到谈话室,一边板书一边教读,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李荣韩常对学生讲,现在国门打开了,国家需要大家去担当,完成我们的使命。大家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能投机取巧,要想体面地拿到毕业证,体面地走向工作岗位,就要不怕吃苦、更有耐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同学们听了李荣韩的鼓励都深有感触,受益良多,很多人都写了感谢信表达对李荣韩的感激。

谈育人 品德至关重要

李荣韩的做法也让很多人不理解,很多人对他说,老年人就应该打一打麻将,安安逸逸地度过晚年,还折腾自己干什么。

但是,李荣韩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老年人的时间,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非常珍贵,我想把珍贵的时间用在对国家有用的事上。我每天在学校到处走一走,看看同学们,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理念,有些人不同意,那你们做你们的,我干我自己事。”

李荣韩的妻子张老师向记者说,你们李爷爷经常讲,我们是靠党和国家的关爱才有了今天,是祖国母亲的乳汁哺育了我们。现在国家生活条件好,我们有退休工资,既不愁吃,也不愁穿,他现在做的是在报党恩、感谢学校的培育之情,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不讲报酬,默默奉献。

在与李荣韩的交谈中,他认为以前和现在做的这些非常有价值,心里感到很满足、很有成就感,也很快乐。尤其是当得到同学们的反馈,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是有意义的。

对于年龄增长,李荣韩也看得很通透,他说:“我根本不会担心自己的身体,那些都是老天的事。我现在能干这些事,我就抓紧时间干,其他事我都不去关心。”

为什么二十多年能够如一日的坚持下来?李荣韩语重心长地谈到,因为学校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经常也会有很多学生来采访我,向我了解石大的历史,学校还经常邀请我为学生作报告、为辅导员做培训,告诉同学们要如何学习,告诉辅导员如何做到立德树人,其实就一句话,一个人的品德至关重要。

李荣韩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二十多年来,他不光担任皇家永利的德育督导员,还对家庭贫困、学习困难的农村中小学生和留守儿童提供义务上门家教,这些孩子来自于嘉陵区、顺庆区的7个村,最远的距离南充校区20多公里。经他辅导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上升,不少孩子后来都顺利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或考上了大学。

点点滴滴播撒阳光,经年累月铸就美好。愈老愈知生有涯,此时一念不应差。平日里,李荣韩依旧如往常一样,阅读书籍,整理资料,分析约谈学生问题,在校园里与学生推心置腹,帮助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回首这一生的风风雨雨,这位耄耋老人的眸子里依然如青年般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周煊涵 南充校区大学生全媒体中心/卫颖 索朗卓玛 李顺军 曾佳妮)

李荣韩老师的手稿

采访后记

记者在采访结束后整理资料时,再次被李老师的事迹所感动。回想起2017年,因为陪南充日报记者采访,第一次到李老师家,他正忙着做午饭。他多次拒绝儿女的邀请,坚持在南充校区独立生活。他对南充校区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和青年大学生在一起。他说,和年轻人经常在一起,自己也能变得年轻。

李荣韩老师平易近人,一门心思都想着学校、念着学生,几十年来如一日,从没有对学生爽约食言。我钦佩李老师,不仅是因为他的坚持,不仅是因为他的无私,不仅是因为他的担当,还因为他让我看到了一位中国共产党员如何回报党恩,一名石大学子如何回报学校培养之恩,一名石大教师应该如何做到“爱生如子女、爱生如弟妹”。


上一条:【石大记忆】痴心无悔的“钻研人生”——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张先普教授 下一条:佟曼丽:一生志在石油——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佟曼丽教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