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2024年丨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孙逸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31日      作者:     编辑:王子昀     审核:     

个人简介

孙逸林,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石油工程管理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汉族,中共党员。曾获国家奖学金2次、校长奖学金1次、中国石油奖学金2次、一等学业奖学金3次;“皇家永利优秀毕业生”“经管英才(科技类)”称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创青春”中国青年碳中和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聚焦油气安全与战略管理、城镇燃气安全生产等领域前沿问题开展研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皇家永利重点科技项目、中国石油下属各大油田委托项目2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CSCD、北大核心、AMI核心论文17篇;撰写的2份咨政建言分别被全国政协采用,获皇家永利委常委肯定性批示。


个人事迹

岁末大寒至,人间应又雪

梦溪湖畔依旧人声鼎沸,正因村里还是熙熙攘攘。窗外的黄叶提醒我,三年博士已悄然过去三分之二,我在西南石大的六载春秋也只余最后半年。展望未来,我将牢记“明德笃志、博学创新”的校训,发扬“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精神,笃行“经世励学、管才励德”的院训,投身能源行业建设,发扬西南石大光荣传统,不负时光、不负自己。


知行合一,行稳致远

我仍记得两年前博士刚入学时的焦虑。尽管四年本科生活教会了我何为独立,两年工作经历带我浅尝了社会的内涵,三年硕士时光亦培养了我科研的基础。但我仍觉得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种种是否和可能都让我被不安与困惑围绕。

何其有幸,我遇到一位学术与人生双向恩师的博导。先生不仅积极鼓励并亲自指导我参加科研项目和专业竞赛,而且教我的不仅是知识、方法和工具,更有“学中干、干中学”的原则和做人做事的态度,让我在繁重枯燥的科研工作中耐得住寂寞,挡得住风雨,守得见云开,看得见雾散。在此过程中,我以实地调研和现场访谈的方式加深了对石油行业的了解,阅读了大量书籍文献和资料,在硕士学习的基础上丰富了知识储备,强化了科研范式,完善了学术素养,为日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西南石大攻读博士期间,学科竞赛上,我以第一作者率队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研究生组一等奖及最佳调研报告奖(全国唯一),第二届“创青春”中国青年碳中和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学术组三等奖、西南赛区金奖(全校唯二、全院唯一);撰写的咨政建言分别被全国政协采用,获皇家永利委常委重要批示。横向项目上,我作为主研人员高质量完成中国石油新疆油田、西南油气田、昆仑能源、浙江油田等企业科技项目近30项,累计撰写130余万字的科研报告和PPT;纵向项目上,主笔撰写申报书多份,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皇家永利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使我感到个人能力获得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给予了我极大激励。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我结合自身兴趣,深度聚焦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于油气安全与战略管理和城镇燃气安全生产。得益于硕士期间良好基础和工作习惯,我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近20篇,其中SCI检索1篇,EI检索1篇,CSCD检索8篇(1篇为卓越期刊,5篇为西南石油大学自然科学类国内B类期刊,2篇入选中国知网高PCSI论文),北大核心2篇,AMI核心3篇。成果见于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es Industries、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安全与环境学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油气储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等业界权威期刊。

论文写作外,我秉承“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理念,高度关注各类学术热点与时事话题,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珍惜每次聆听业界前辈报告的宝贵机会,先后受邀参加第八届西部油气论坛、第十二届中国能源经济与管理学术年会、皇家永利社科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高峰论坛、IEEE ISSSR、第十八届中国管理学年会等权威学术会议并做论文汇报和主题交流。不仅扩展了视野眼界,丰富了学术素养,而且推进了与同行学者深入交流,形成科研工作内生动力和良性循环。

不可否认,科研的过程是痛苦夹杂喜悦,情绪的波动彷如海啸爆发般的心电图。一路走来,我经历了无数次长期无论文被接收、严苛辛辣的审稿意见、尖酸刻薄的退稿评语,但我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每遭遇失败时,总以奥斯特里茨战役和滑铁卢战役最后一刻的拿破仑和惠灵顿自勉,可能正是外人看来孤独、枯燥、乏味的科研,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塑造了我古井不波的内心,练就了我平静自然的心态,培养了我踏实奋进的态度,也对我今后的人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

回眸一路风景,转想盛世繁花,自深深处总是感慨万分。或许科研恰如黄河东流入海,总要经历九曲十八弯,湍急抑或平缓都是旅途中过眼的云烟,道路多艰和岁寒日暖也皆是生命里的常态。在这段值得铭记和感恩一生的岁月里,我虽然没有留下值得吹嘘炫耀的故事,但领会过鲜活神奇漫长瑰丽的瞬息,虽然没有蜕变为成熟稳重的模样,但学到了孤舟逝水自在随心的态度。希望日后能纠正缺点,改正不足,凭好学、力行、知耻,似智、近仁、践勇,难事作于易、大事作于细,戒骄戒躁,勿嗔勿怨。人世际遇难测,福祸但凭善恶,未来的路注定充满更多未知和困难,但正因经历的一切,让我有信心不再后退与妥协。毋须春风怜花,惟愿人间少年,理想不算远大,只盼重新出发,能够再度探索和认识这世界,不辜负曾犯过的错、走偏的路、错付的爱、吃过的苦。

今后,我将为祖国能源事业毕生奉献,立志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也算

不愧于心,不虚此生,不枉此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