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丨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赵璋
个人简介
赵璋,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石油工程管理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汉族,中共党员。获国家奖学金1次、研究生一等奖学金2次、皇家永利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皇家永利优秀毕业生”称号、皇家永利“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皇家永利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一等奖1项、全国精英挑战赛国家一等奖2项、中国服务创新大赛国家三等奖2项等荣誉。专注学科前沿,围绕油气行业绿色发展,发表SCI期刊论文2篇;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先后担任成华区、高新区、新都区民间河长的职务,累计巡河超过1000公里,荣获优秀民间河长的称号,个人事迹被中国水利报、新都市人民政府等报道。
个人事迹
青衿之志 履践致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自踏入硕士研究生的校园,怀揣着对学术领域的炽热憧憬,我便毅然踏上了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学术征途。彼时,心中满是对知识殿堂的敬畏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每一条小径都似乎通向真理的彼岸,而我,渴望在这片森林中寻得属于自己的宝藏。
筑基固本 精进不休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最开始,我像大多数学生一样,每天按部就班地去上课,听老师讲课,努力吸收知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课堂所学难以满足我对专业深入钻研的需求。于是,我开始独自探索,夜以继日地在图书馆中寻找灵感,在电脑前将思绪编织成论文的雏形,投身于项目中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现实给了我狠狠的一击。那些耗费心血撰写的论文投出去石沉大海,参与的项目也未能收获预期的成果,挫败感如潮水般将我淹没,让我陷入了迷茫与自我怀疑的漩涡之中。
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我不断反思,逐渐意识到,学术探索绝非一蹴而就的坦途,而是需要坚实的基础和系统的方法作为支撑。于是,我决心回归学术的根基,重新学习那些看似平凡却至关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我开始钻研科研文献阅读技巧,学习如何筛选有价值的信息;精心整理文献笔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探究学术论文架构,用严谨的逻辑呈现研究成果;刻苦钻研数据分析模型,让数据成为揭示真理的工具;认真研习英文文献撰写规范,跨越语言障碍;同时,积极探索AI辅助学术研究的新途径。在这艰难的转折时期,我的导师成为了我前行道路上的明灯。在导师的关怀与引领下,我逐渐走出了困境,重拾了信心,学术之路也开始变得柳暗花明。“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坚持,我成功发表了自己的学术文章。喜悦与自豪之情涌上心头,往昔的艰辛与困苦都化作了此刻的甘甜。它让我深刻领悟到,在学术的道路上,只要怀揣着坚定的信念、保持着不懈的努力和拥有正确的方法,才能够穿越重重迷雾,抵达成功的彼岸。这一小小的成就,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我心中燃起了更加炽热的学术之火,坚定了我在这条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的决心。
众行致远 奋辑笃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深知,学术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象牙塔中,更需要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我充分发挥协调者的角色,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合理分工,让大家各司其职,使整个团队高效而顺畅地运转起来。在一次紧张激烈的竞赛中,我们团队面临着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的巨大压力。但正是凭借着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和相互信任,我们逐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当遇到意见分歧时,我们没有争吵和抱怨,而是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充分讨论,各抒己见,最终达成共识。在那段并肩作战的日子里,我们一起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共同承受着压力,也一同分享着每一个小小的突破带来的喜悦。这些竞赛经历,无疑是我成长道路上熠熠生辉的 “宝藏”。它们不仅锤炼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能够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境中,更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通过与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队友合作,我学会了欣赏他人的长处,包容彼此的差异,学会了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拼搏。同时,在面对竞赛中的各种突发状况和重重困难时,我学会了保持冷静,迅速分析问题,果断做出决策,这种在压力下保持沉稳的心态和应对能力,成为了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这些宝贵的经验,如同坚实的基石,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铺就了一条稳健的道路,让我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迎接未来更多未知的挑战,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心倾义举 志献微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铭记自己作为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高尚情怀和奉献精神。我积极参与到民间河长的工作中,先后担任了成华区、高新区、新都区的民间河长职务。怀着对河流的深厚感情和对环境保护的强烈责任感,不辞辛劳地穿梭于各个河道之间,仔细巡查河流的每一处角落,4年时间累计巡河里程超过 1000 公里。一次巡河至凤凰河二沟,见垃圾油污漂浮、异味刺鼻,疑有商铺排污,我当即拍照记录详情并上报新都区河长办。随后,河长办迅速行动,组织排查,执法大队查处违规商户,街道办清理河道,水质得以改善。 我的努力与付出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赞扬,荣获优秀民间河长的称号,个人事迹也相继被中国水利报、成都水务报、新都市人民政府等媒体报道。
回首过往,研究生生活的经历充满了挑战与机遇、挫折与成长。从学术研究的艰难探索到学科竞赛的磨砺拼搏,再到社会实践的奉献担当,每一段旅程都铭刻着汗水与坚持,见证了我的蜕变与成熟。未来,我将带着这份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对团队的协作精神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继续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努力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而不懈奋斗。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