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秋季学期中期教学检查自查自评总结

    发布日期:2017-12-06 作者:    编辑:杨世箐    审核:    点击:[]

     

    2017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和皇家永利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对我院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既是压力也是机遇。为认真落实各项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质量,我院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日常工作为抓手,于20171122-125日开展了一次全面、认真的中期教学检查,现将本次检查工作小结如下。

    一、        总体情况

    我院领导十分重视本次中期教学检查工作,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学院教学办公室根据教务处的要求和院领导的部署,结合实际情况对本次教学检查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组织安排,成立了中期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组织机构成员如下:

     长:崔发展;

    副组长:张小飞,帅建祥,潘建屯;

     员:喻滨、李凌、卢婷婷、张健丰、任重远、卢士敏、徐科琼;

     书:李薇、杨世箐。

    本次教学检查工作大体可以分为九个环节:第一,检查本科课堂教学运行情况,包括主讲教师上课情况,教师调、停课情况,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情况等。第二,检查学院教师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工作,包括开展教师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工作的措施、进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情况。第三,检查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包括教师教学资料准备情况,教学进度执行情况,教师辅导答疑等情况。第四,检查考试管理情况,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试题命题进行考察、对上学期归档试卷进行抽查,进行学院领导巡考与教师监考情况检查等工作。第五,检查思政课社会实践和课外学时方案的制定与执行情况,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课外学时的安排方案制定及执行的情况。第六,检查听课情况,主要是学院中层领导听课情况。第七,检查开展评教情况,主要反馈学生评教情况并制定执行整改方案,组织专家同行相互听课评课。第八,本科教学工程开展情况,主要包括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进度检查、课程网络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第九,召开教师座谈会,听取教师对教学管理、课程安排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总体而言,本次中期教学检查情况良好,具体表现在:一是课堂教学按计划有序进行,主讲教师都能按时、认真上课,教授、副教授大都承担了一门及以上的本科生课程,教师调、停课均遵循了有关文件规定的要求。二是学院教师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完成了专家听课评价任务,而工作量评价、教学文档评价、教研教改工作评价等有待于年终统一考核。三是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运行良好,主讲教师的教案、ppt等教学资料准备较为齐全,教学进度基本能够按计划执行,并能如期布置作业和答疑。四是考试管理情况良好,两门已完成上半学期教学任务的思政课顺利进行了考试,试卷命题、审批、印制、保管统一规范,网络阅卷工作已经完成扫描、修改异常项和分配任务进行阅卷,学院领导巡考与教师监考等均未出现事故。截至目前,上学期的试卷基本已完成归档工作且保管良好。五是实践教学开展顺利,社会实践(二课)已做好完整的计划、大纲与实践报告等教学文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门课程的课外学时教学资料齐全、准备到位、教学实施顺利。六是学院领导听课认真、记录详细,并对教师进行了现场指导。七是认真开展评教,将学生评教结果反馈给每位教师,落实后20%教师的帮扶工作,组织专家同行进行相互听课评课并认真记录和反馈结果。领导听课和专家同行听课效果较为显著,我院在2017年春季学期的学生评价中获得了94.37分,高于全校94.33的全校参评课程的平均分,与我院2016年秋季学期的总平均分持平,指导效果较为显著。八是本科教学工程开展情况良好,进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站的维护与更新,争取申报省级和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九是教研室认真组织十九大报告进课堂、进头脑专项教学研究探讨活动,同时整改本学期开学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二、        检查及自评情况

    (一) 教学运行情况

    1、     学院师资队伍结构、本学期教师任课情况检查。

    本学期师资队伍及教师任课情况统计表

    师资队伍情况

    教师任课情况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合计

    任课教师总人数

    门数

    门次数

    平均授课学时

    5

    20

    21

    0

    46

    43

    40

    298

    184

    当前,我院共有专任教师45人,从专任教师职称结构上看,具有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共25人(占54.3%),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有5人(占10.9%),副高级职称者20人(占43.5%),中级职称者21人(占45.7%)。总体上职称结构较为合理,但高职称尤其是正高职称者的比例较低。

    本学期我院43名专任教师承担了本科生课程,共40门全校公共课(含文化素质选修课),课程门次数达298,总学时为7904,平均授课学时达184课时,工作量比较饱满。

    2、     本学期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

    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统计表

    教授开课情况

    副教授开课情况

    未授课名单

    总人数

    独立授课总门数

    授课总学时

    总人数

    独立授课总门数

    授课总学时

    4

    10

    600

    19

    27

    3670

    李学林、张培高、吴祖刚

    我院4名教授在本学期承担了《形式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课和文化素质选修课的课程教学任务,独立授课总门数达10门,独立授课总学时达600学时,人均近150学时,较好完成了学校的相关任务要求。19名副教授本学期也承担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思政课和《大学语文》、《科学技术史》、《中西文化比较》等文化素质课的教学任务,独立授课总门数27门,独立授课总学时3670课时,人均193课时,工作量饱满。

    3、     新进教师(2016-2017年入职)本学期培养及任课情况。

    新进教师本学期培养情况统计表

    总人数

    本学期上课教师数

    学院领导、同行听课及指导次数

    听课次数

    助教情况

    人数

    教学班数

    4

    3

    28

    30

    0

    0

    我院近两年新进教师4名,其中2016年新进教师是高国良,2017年新进教师是刘星、赵聃、郑超。自4名新进教师入职以来,学院领导、同行听课及指导次数达28次,新进教师听其他教师授课次数达30次。但由于我院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并未安排4名老师担任助教。

    新进教师本学期担任主讲情况统计表

    序号

    教师姓名

    主讲课程

    担任主讲前是否已经历以下教学环节

    教案编写

    教学辅导

    课程答疑

    作业批改

    实验指导

    实习指导

    课程试讲

    1            

    刘星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            

    郑超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高国良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本学期3名新进教师担任了主讲教师,已经历了教案编写、教学辅导、课程答疑、作业批改等环节,均进行了课程试讲并顺利通过。但由于我院没有自己的本科专业,实验与实习环节较少,因此尚未经历实验指导与实习指导环节。

    4、        教学秩序检查情况。

    20171123日—1130日,由院领导牵头、各教研室主任负责,我院对教师教学运行秩序进行了集中大检查。本次检查的总体情况良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第一,部分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课现象。第二,极个别老师的课堂管理不甚到位,学生出现后排座位坐满而前排空缺的情况。第三,由于课程多、课时量大,师资仍未满足教学所需等原因,我院调、停课的现象较多。针对这些问题,学院在1130日召开了全院大会,进一步重申了提前到课堂的规定,加强学院对调、停课管理尤其是《形势与政策》课程管理规定,并要求教师加强课堂签到和课堂管理。

    5、        教学文案资料检查情况

    本学期我院除《形势与政策》外,其它4门思政课均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化素质课程教材选用情况良好,有马工程教材的课程选用马工程教材,其它为优秀教材。所有课程均有教案、授课计划、教学大纲、拓展学生学习的参考书目等,教学文案资料齐备。

    6、        课后作业及课后延伸情况。

    除《形势与政策》课程外,我院负责思政课与文化素质课的教师均按教务处相关要求布置了作业并作了认真批改,积极进行课外辅导、答疑,课后作业及延伸总体情况良好。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门课程,分别修改制定了新的“课外学时”专用册子,取代了传统的作业,效果良好。

    7、        课程信息化开展情况

    目前,我院在西南石油大学课程中心建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4门课程的课程网站,课程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情况见下表:

    课程信息化建设情况

    序号

    课程号

    课程名

    是否完成课程网站建设

    应用方式

    参与学生数

    联合校外课程网站地址

    1

    20060030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辅助

    3

    2

    20060010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辅助

    2

    3

    2006002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辅助

    2

    4

    2012117003

    形式与政策

    教学辅助

    3

    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资源建设较为完备,课程网站维护与更新及时,正准备省级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工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资源建设情况良好,预备申报下一轮省级精品开放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资源基本齐全,但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但由于课程中心技术问题,近期无法登录,正在沟通解决;《形势与政策》(7)是本学期新建的课程网站,是主要针对大四学生特点而进行的一次有关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4门网络课程承担了相应公共基础课的在线教学及教学辅助功能,在学生理论学习辅导、课外学时实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方面起到较大作用。

    (二) 教师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情况

    本学期,我院高度重视教师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工作,由教学副院长牵头负责,在总结2016年教学质量考核经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考核方案》文件,并按文件要求积极实施该考核方案。

    目前,按《方案的要求》,我院已开展如下工作:第一,组织院内外专家进行专家(同行)评价中的随堂听课工作,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特色、教学组织管理工作进行考评,完成所有教师的听课任务并收集评价结果;第二,学生评价,按教务处有关文件收集学生对学院教师两学期的教学工作评教结果,并进行认真排序和总结。第三,鼓励教师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包括教学研讨、教学评估、专业认证、实践教学、参与课程建设、教辅材料编写、实践教学活动、精品资源公开课建设、发表教改论著、主持或参与教改课题等。第四,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修改后的学院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考核方案,要求教师按方案认真开展诸项本科教学工作。具体活动及时间如下:

    1.201799日,召开全院大会,认真部署了本学期教学质量考核工作,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2.2017915日,核对考核教师课表,将听课教师课表逐一递送至评教专家,并附上听课评价的注意事项。

    3.20171021日,召开评教专家交流会,听取专家评教的进度及一下步安排,强调提交评价结果时间,交流听课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建议。

    4.20171123日,开展教学文档的抽查工作,作为年终总体教学文档评价的重要参考。

    5.20171127日,结合教务处的学生评教结果,选出不符合评优条件的教师并对其安排指导教师进行帮扶,着力帮其改变评教落后的情况。

    6.20171130日,召开教研室主任会议,再次检查专家听课评价的工作进度,部署教学文档评价工作事项。

    2017年我院开展本项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从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出发,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工作的实施方案纲要是:第一,2017年春季学期,主要开展专家(同行)评价中的随堂听课工作、学生评教工作;第二,2017年秋季学期,主要开展专家(同行)评价中的教学文档及教学效果评价、工作量评价、教研教改评价工作,补充进行专家(同行)评价中的随堂听课工作、学生评教工作。预计该项工作将于12月底结束。

    (三) 考试管理情况

    本学期考试管理情况统计表  

    已考试课程数

    实行网上阅卷的课程门数

    实行教考分离的课程门数

    实行流水作业方式阅卷的课程门数

    学生违纪作弊人数

    学院领导巡考次数

     2

    2

    2

    2

    0

    2

    本学期我院已考课程2门,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上半学期)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半学期),经检查试卷的命题、审批、印制无错漏,保管良好,考生无违纪现象,监考教师均能履行好监考职责,学院领导亦按计划进行巡考工作,目前两门课程已完成试卷流水阅卷工作,核查统分和归档工作尚未进行。

    (四) 实验(实践)环节教学情况

    本学期我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门课程开设课外学时,由主讲教师指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形式生动、内容丰富、格式规范,目前各项目均按计划执行,效果较为显著。

    (五) 中层干部深入教学一线听课和检查情况

    本学期中层干部深入教学一线听课和检查情况统计表

    人数

    听课总门次数

    检查次数

    3

    4

    20

    截至目前,学院3名领导在本学期听课达20人次,涉及4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听课过程中,发现少部分教师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第一,课程进度安排不够合理;第二,课堂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教师存在的问题,学院领导及时告知,并提出指导性意见,要求以课程或教研室为单位加强教学资料建设与教学管理工作,继续实施主讲教师说课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六) 开展评教情况

    本学期我院认真落实同行专家相互听课评教制度,聘请同行专家对任课教师进行听课评教活动,覆盖全院本学期有教学任务的所有专任教师,评教优秀率超过90%。同行专家在听课过程中,就一些内容和教学设计与授课教师进行了交流和指导,进行教学共享共建。

    根据目前学生信息员的反馈结果,我院总体教学情况良好,但一些班级存在学生缺课现象。对此,除学生所在院系管理外,我院也要求教师加强对课堂到课情况的管理。

    本学期,我院进行了“西南石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现状”调查,目前正在汇总学生填答问卷的资料,计划于12月底撰写出调查报告,在前一阶段了解学生对思政课和文化素质课评价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更有针对性的开展下一步的整改工作。

    (七) 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开展情况

    本学期,我院在建本科质量工程项目1项,为皇家永利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该项目开展十分顺利,课程网站的维护与资源更新及时,并努力申报高级别精品开放课程。文化素质教研室也开展了大量的相关教学改革工作,计划进行1门校级精品开放课《国学概论》的建设,并为此积极准备相关资料。此外,我院组织教师,以教研室为单位展开研讨,为教改项目和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做好准备。

    (八) 专项活动

    1、  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情况

    本学期教研室活动情况统计表

    序号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活动次数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

    4

    2

    文化素质教研室

    4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

    5

    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4

    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

    4

    6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3

    在学院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我院个7个教研室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基本上坚持间周一次的教研室会议。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各教研室召开研讨会,集体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十九大报告精神和皇家永利同志最新讲话精神,深入理解党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学习研讨,深入研究十九大报告“进课堂、进头脑”的问题,加强教师对讲授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第二、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全国和皇家永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熟悉《2017年皇家永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内容,结合教研室工作和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研讨“如何讲好十九大报告中的重点问题”、“如何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等内容,要求老师们在课堂教学内容更新、教学重难点解读、教学设计、专题教学研究等方面多下功夫,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对教学工作的新要求。

    第三、认真落实教师互相听课活动。要求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课时/人,本学期该项工作如期进行,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工作。各教研室按要求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共2次,并积极进行备课交流;加强对平时成绩、试卷、成绩及成绩分析、教研室活动纪录等资料归档工作的管理。

    第五,准备十九大报告宣讲工作。本季学期,我院组成了十九大报告宣讲团,遴选骨干教师在院系部门进行专题讲座。

    2、组织教师和学生座谈会情况

    1127-124日,我院进行了教师教风抽样调研,抽查的10名老师教风情况良好。根据课堂走访和学生反馈,这几名老师都能做到亲和热情、备课充分,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积极互动、答疑解惑,未发现存在教风问题。

    32017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复查归档情况

    121日,我院遴选教师代表进行了教师座谈会,教师代表们畅谈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了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教学工作杂多、不易管理。比如形势与政策、文化素质类课程,教师来源较多、归属不一,统一管理难度大。第二,思政课教学班规模较大,不易进行课堂管理和一些细化的教学设计。第三,文化素质课程有待于进一步深化,要明确课程建设、课程管理和教师管理的责任分工。

    42017年春季学期课程试卷复查归档情况

    我院2017年春季学期课程试卷已基本完成归档工作,文化素质课程由于有大量外院教师担任主讲,本部分归档工作有所延误。

    52017年春季开学教学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我院本学期开学第一周教学检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个别多媒体ppt界面不够清晰美观;第二,部分教师课堂规模较大、管理较为困难;第三,个别教师的教案不太规范;第四,新任课程主讲教师需进一步熟悉教学内容、提高授课技巧等。对此,我院提出的整改方案是:第一、学院支持教师参加相关多媒体制作的培训,任课教师要不断更新完善ppt的内容与形式。第二,以课程或教研室为单位进行教学研讨,以老带新提升新任课程主讲教师的教学水平。第三、在教学设计中进行适当安排,对课堂规模较大的教学班采用小组研讨的方式灵活管理。第四、以教研室为单位,结合最新版教材及相关研究前沿,完善并更新教案,在此基础上进行学院教案比赛。第五,文化素质教研室要加强对新开课程和新主讲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多种教学检查和展示活动,把好教学质量关。本次检查中,第一、三、四项问题整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尤其是以本轮学院教学竞赛为契机,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文档、ppt设计、教学技巧等有显著提升,第二项问题已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所改善。

    三、        持续改进的措施

    第一,以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一是按照已立项的团队项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专项教研活动;二是在团队建设过程中,遴选学术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作为团队带头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团队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三是支持教学团队的校外交流活动,打破在交流上多限于川渝两地的现象,鼓励教师“走出去”,学习吸收省外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成果,营造良好的教学研讨氛围。

    第二,以学院全体教师教学竞赛为切入点,着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一是进行专项研讨活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完善教师教案的教学设计,有系统、有组织地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二是鼓励学院有丰富经验的教学名师对部分教学效果尚不理想的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尤其是现场竞赛的帮扶指导。三是在前期教学研讨基础上开展全院教学竞赛,充分发挥教学名师、教学拔尖人才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形成良好的帮扶机制。

    第三,深入学习解读十九大报告精神,深化皇家永利研究。实施教学攻关行动计划,开展十九大报告精神教学重点问题研究,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讨论和辩论,加强对各门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加强对不同课程之间内容衔接的研究。此外,还要围绕“行业类(石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将“三老四严”与“互联网+石油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结合,以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导向,不断深化教学研究与理论研究,力争产生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获奖成果。

    第四,加大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课程教学的结合力度。学院要求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皇家永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并将其中的重大问题纳入学科建设规划,引导教师自觉把学科研究方向凝聚到为课程皇家永利服务上来,使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管理紧密结合,用学科建设成果服务于课程建设,不断增强皇家永利的说服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第五,切实落实教学质量评价考核办法,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公开、规范的实施学院教学质量评价考核方案,使教师进一步意识到教学质量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自觉提升教学水平。

    第六,开展高级别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学院将按照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的要求,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国学概论》两门校级精品开放课程,努力构建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的皇家永利方法体系,

    第七,进一步深化文化素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严格按照《西南石油大学文化素质类课程建设委员会工作章程》的相关规定与程序进行管理,严把文化素质课开课资格,及时发现、报告问题并进行整改,开展校级文化素质课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通过多种措施努力提升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水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