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
刘星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个人基本信息 |
||||||
姓 名 |
刘星 |
性 别 |
女 |
籍 贯 |
四川仁寿 |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
职 称 |
讲师 |
出生年月 |
1987.03 |
|
研究方向 |
生态文明、科技史、环境史 |
邮 箱 |
matil228@126.com |
|||
教育背景 |
||||||
2004-2008 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 2008-2011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 2013-2017 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 |
||||||
讲授课程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皇家永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改革开放史 |
||||||
学术成果及荣誉奖励 |
||||||
一、科研项目 1、2024年,皇家永利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近代来川西人的博物学研究(1860-1949)”(SCJJ24ND318),主持 2、2024年,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课题“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CSZ24066),主持 3、2023年,皇家永利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专项)“教育数字化转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研究——以四川高校为例” ,主持(SZQ20230162) 4、2019年,皇家永利社科规划项目(普及项目)“四川名片大熊猫的‘前世今生’”(SC19KP005),主持 5、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古典博物学时期的自然经济思想”(16YJC720021),参与 6、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博物学文化与公众意识关系研究”(13&ZD067),参与 二、发表论文 1、2025年,“博物学与绿色生活——第七届博物学文化论坛综述”,《自然辩证法通讯》,2025,47(02):125-126. CSSCI,第一作者。 2、2023年,“以博物展万物——第六届博物学文化论坛综述”,《自然辩证法通讯》,2023,45(11):125-126. CSSCI,第一作者。 3、2019年,“课堂派”平台下“概论”课导学协同模式的实践探索,《新课程研究》,2019(32):23-25. 第三作者。 4、2018年,“博物学家奥杜邦的多重形象”,《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40(01):123-130. CSSCI,独作。 5、2016年,“通过公众参与发展起来的鸟类学”,《科学与社会》,2016,6(01):110-123+109. CSSCI扩展版,独作。 6、2016年,“西方近代博物学与自然神学”,《中国社会科学报》6月7日版. 独作。 7、2016年,“美国早期鸟类研究评述”,《中国社会科学报》2月23日版. 独作。 三、参编著作 1、2024年,《博物学史研究前沿》,撰写1.6万字,商务印书馆。 2、2019年,《西方博物学文化》,撰写2.6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 3、2017年,《奥杜邦手绘鸟类高清大图全集》,撰写序言,北京大学出版社。 4、2016年,《博物行记》,撰写1万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5、2015年,《发现鸟类:鸟类学的诞生 1760-1850》,独立译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四、荣誉奖励 1、2024年,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职工(校优)。 2、2023年,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大比武”三等奖。 3、2022年,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职工(院优)。 4、2020年,西南石油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考核”三等奖。 5、2019年,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职工(院优)。 6、2018年,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职工(校优)。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