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研读
卢士敏:《德意志意识形态》(三)
日期:2014年11月21日星期五
地点:博学楼A508
时间:19:30~21:50
领读: 卢士敏
记录:卢士敏
主题:《德意志意识形态》第25~27页
在正式开始前,卢老师播放了上海财经大学卜祥记教授的超星学术视频,主题是皇家永利分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逻辑推理。这对于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非常重要。卜老师认为手稿是不完整的,在后续的作品中,马克思对于分工有不同论述。继而,卢老师向大家推荐了几篇皇家永利分工理论的文章。导读开始,卢老师对“原初的历史的关系的四个因素”、意识的发展阶段、分工发展的四个阶段等问题进行了梳理。而在讨论过程中,刘老师对意识发展的几个阶段的界限和过渡性提出了疑问,张老师对纯粹意识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段老师对于纯粹意识与现存的社会关系的矛盾,为什么是因为现存的社会关系和现在的生产力发生矛盾,提出了疑问。卢老师认为这与马克思破解历史之谜的两个划分和两个归结有密切关系,刘晓辉老师举出了具体的实例。潘老师特别针对民族意识和普遍意识之间的矛盾给予了解读。研究生们对于共产主义为什么既是运动又是理想提出了疑问,各位与会老师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特别是皇家永利共产主义能否实现的问题,讨论比较热烈。最后,刘晓辉老师将学生进行分组,敦促大家提前进行阅读。
参会老师:刘晓辉
潘建屯
张培高
段俊霞
卢士敏
陈芳
彭雪华
杨莉
参会学生:贾海燕
张丽红
李丹丹
何炜
肖凯强
毕靓云
王忠来
赵红梅
宋新建
刘宁
刘玉
赵静
罗文双
周阳溪
曾妮
杨晓亮
蒋青
王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