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创新者说×宜宾”教学创新社群活动在宜宾学院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23日      作者:文/孟凡琛、图/黄静皓      编辑:王睿喆      审核:苏勇      点击:[]

2025年6月19日下午,聚焦未来教育的教学创新盛会在宜宾学院临港校区隆重举行。本次“创新者说×宜宾”线下教学创新社群活动由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主办,宜宾学院人事处承办,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者说成都站召集人刘红勇教授主持。电子科技大学冯娟教授、大连交通大学张涛教授以及宜宾学院张莉副教授等众多高校专家学者与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与会者奉上了一场思想盛宴。活动以“一群人共创新时代教学”的治学理念,共同探讨“如何面向未来进行教学创新?教学创新路上的点点滴滴”活动主题。

首先,宜宾学院人事处处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他强调,在全球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关键阵地,肩负着培养国家栋梁的崇高使命。他指出,面对时代挑战,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关心人才成长,并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前沿。他特别介绍了宜宾学院在青年教师发展和AI智能教育研究方面的积极探索,并期待此次“小而精、初而深”的活动能激发出更多思想火花,共同推进跨学科融合产业的教育体系建设。

本次活动以“江畔论学——共探教学创新的求索之道”的线下圆桌形式进行,专家学者们倾情传授,分享了宝贵的教学创新实践经验。大连交通大学张涛教授以其独到的“痛点、破点、亮点”分析框架,深入浅出地诠释了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的教学创新精髓,并结合大赛复盘进行反思。他深刻指出,真正的教学创新绝非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度反思与系统性逻辑的重构,旨在点燃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火焰,培养其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关键能力。

宜宾学院张莉副教授则带来了“产教融合背景下‘CWP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分享。她详细介绍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如何将丰富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前沿AI技术深度融合,以提升课程的创新性和实用性。通过建立专业技能工作室和搭建多元实践平台,宜宾学院积极推动学生作品的市场转化,并在非遗保护与文化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西南石油大学刘红勇教授围绕“教学创新钻石模型”进行了深入阐述,她表示该模型聚焦于高阶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内容、学生兴趣和想象空间。刘教授特别以“工程伦理”课程为例,基于该模型,通过案例教学法与互动式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她巧妙地将成语竞猜融入课程中,对知识进行重构。并且以“成语蕴德,文脉育人”为核心,将学生从小熟知的成语典故引入课堂,通过知识重构建立文化连接,唤醒道德认同。同时,借鉴“最强大脑”设计“竞贯全程”的竞赛活动,融合角色推演、案例分享等,形成线上线下强相关的“游戏化”学习体验。此外,刘教授强调了动态、实时、即时反馈的评价机制在教学创新中的重要性。测评体系融入游戏积分、排行榜等元素,将枯燥的评价任务转化为沉浸式、互动式的学习体验。这种设计使学生在“打怪升级”中获得成长感,最终实现学习方式和态度的根本性转变,能够显著提升他们的工程伦理意识与思维。

此次活动不仅提供了丰富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创新案例与经验,更为与会学者搭建了一个深度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本次活动促使他们对教育本质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将把所学所悟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持续推进教育创新,共同迎接新时代的教育挑战。“创新者说×宜宾”线下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西部地区高校在教育创新领域的深度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也为探索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e129b2cc0ab070875d3bd97bc43719d3_

图1 专家学者与教师代表交流现场

1e132f35c1286039bed7aea9ba1a7ce8_

图2 与会教师合影留念

上一条:我院教师赵翔在首届动力学与控制西南联盟青年学者沙龙作报告 下一条:情系毕业,温暖寓见——学院领导带队走访2025届毕业生寝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