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夕胜

职      称:

副教授

博导/硕导:

硕导

学科专业:

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组合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联系方式:

13094459507;dxish@swpu.edu.cn; 344925880@qq.com

个人简介

邓夕胜,男,四川南部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库成员,皇家永利土木建筑学会结构工程专委会委员,皇家永利发改委综合评标专家,成都市建设工程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广元市城建投资集团专家工作站专家。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企业开发项目共10余项,承担省部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教材3部;授权发明专利3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2件。

教育经历:

2003-2006: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研究生

1996-2000:重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本科

学术组织任职:

皇家永利土木建筑学会会员

皇家永利土木建筑学会结构工程专委会委员

广元市城建投资集团专家工作站专家

皇家永利发改委综合评标专家

研究方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研究生招生专业:土木工程、土木水利、工程管理MEM。


教学及教学研究

主讲本科生课程5门,研究生课程1门;主持和参加省部级、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余项,发表教研论文8篇,获皇家永利教学成果二等奖、西南石油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奖励6次;获第一届全国混凝土结构教学竞赛三等奖,西南石油大学教学质量二等奖两次;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获全国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20余项。

主讲本科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工程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讲授研究生课程:《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

主要教研项目:

1.   皇家永利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皇家永利教育厅,负责人。

2.   西南石油大学2021年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负责人。

3.   西南石油大学2021年一流本科课程培育建设项目-《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负责人。

4.   皇家永利2021-2023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产业升级驱动,校企协同赋能,构建土木类专业新工科实践育人体系,主研。

5.   西南石油大学“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土木工程设计类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主研。

6.   西南石油大学“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土木工程,主研。

7.   皇家永利“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主研。

8.   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基于BIM技术的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探索与实践,主研。

9.   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土木工程智能建造人才培养方案,主研。

10.  西南石油大学教改重大项目:面向行业变革,结合数字建造的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探索与实践,主研。

11.  皇家永利重点教改项目:“面向行业变革,结合数字建造的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探索与实践”。皇家永利教育厅,主研。

12.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与设计》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负责人。

13.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全过程、多元化考核改革与实践,西南石油大学,负责人。

14.  皇家永利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研究,负责人。

15.  皇家永利教学改革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基地合作模式研究与实践,主研。

指导学生主要获奖

1.   2023.05. 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特等奖.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2.   2022.05. 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特等奖.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3.   2021年5月,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一等奖。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4.   2021年6月, 获“鲁班杯”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作品大赛本科组B5(创新BIM)特等奖。

5.   2020年6月,获第六届“鲁班杯”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作品大赛B2模块(全过程BIM应用)特等奖。

6.   2019年6月,获参加第五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作品大赛BIM应用大赛特等奖。

7.   2018年6月,获第四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作品大赛“房建施工过程-BIM应用”模块特等奖。


代表性论文、著作和技术规程

1.   邓夕胜, 王衍, 向映名, 等. 加强型翼缘-波纹腹板组合隔板贯通式节点抗震性能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4, 24(16):6836-6844.

2.   Lu, Tianshi; Ren, Jie; Deng, Xisheng; et al. Numerical study of the autogenous shrinkage of cement pastes with supplementary cementitious materials based on solidification theory[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3,392: 131645.SCI, WOS:001023611300001

3.   袁凯,邓夕胜,何明泽,许帅,梁涛,李进.内置H型钢再生混凝土钢管柱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23(6):40-47

4.   袁凯,邓夕胜,梁涛,曾智,朱一林.多腔钢管再生混凝土复合中长柱轴压性能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22(10):40-44+59.

5.   邓夕胜,林山东,陈渝文,袁凯.多腔钢管再生混凝土叠合短柱轴压参数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4):10674-10680.

Deng Xisheng, Lin Shandong, Chen Yuwen, el al. Analysis of axial compression parameters of multi-cavity steel tube recycled laminated short column[J].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2022,22(24):10674-1068.

6.   邓夕胜,赖馨粤,袁凯,林嘉聪,朱一林.罕遇地震下高层RC框架结构双地震动强度参数易损性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22,38(03):19-29.

7.   邓夕胜,向映名,陈渝文,唐煜.多腔钢管再生混凝土叠合短柱轴压性能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9):8129-8137.

8.   邓夕胜,林嘉聪,蒋红雨,唐煜.不同底部层高的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1,41(03):115-123.

9.   邓夕胜,张元,唐煜.基于失效概率的边坡降雨阈值曲面探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1,32(03):70-75.

10.  邓夕胜,牟淼,唐煜.随机地震作用下特高压换流站阀厅非线性动力可靠度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21,37(02):173-182.

11.  邓夕胜,陈益,吴仲青,唐煜.火源位置对轻型门式刚架竖向位移的影响[J].火灾科学,2020,29(04):222-232.

12.  邓夕胜,蒋红雨,杨海军.配置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9,39(3):205-213.

13.  邓夕胜,吴仲青.大空间建筑火灾中钢梁的温升[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9,39(02):347-353.

14.  Xisheng Deng, Hanlun HE, Kaifu Cao. The Analysis on Frp Rebar Enhance the Ability to Resist Progressive Collapse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2017.Vol.4(5). 86-92.

15.  Xisheng Deng, Jin Li, Tian Du.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GPR in Tunnel Advanced Geological Forecas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2015.Vol.2(8). 29-37. (EI)

16.  Jin, Li, Xisheng, Deng. Rock Mass Mechanical Parameters by Back Analysis of a Tunnel. Electronic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5. Vol. 20(14).6041-6054. (EI)

17.  Xi-Sheng Deng & Kai-Fu Cao. Study on FRP Bar Enhance the Ability to Resist Progressive Collapse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s. International core journal engineering. 2015.Vol.1(1). PP:9-15.

18.  Xisheng, Deng, Tao, LiangTian, Du. Foundation Treatment Technique of Saturated Loess District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Cast-in-situ Beam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Site[J]. Electronic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5.Vol. 20(10).4079-4087. (EI)

19.  Deng Xisheng, Du Tian, Li Jin, Wang Wei, Lan Hengqiang, and Jiang You. Fault Misjudgment and Interference Analysis in Tunnel GPR Advanced Geological Forecast. Electronic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5. Vol. 20(9).3985-3997. (EI)

20.  Xisheng, DengTian, DuQuan, YuanXin, Zhong. Tunnel Lining Thickness and Voids Detection by GPR. The Electronic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5. Vol. 20(7).2019-2030. (EI)

21.  Xixi Jia, Xisheng Deng, Bin Li. Numerical Analysis on Performance of Steel Frame Combined Node with Web Openings.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s. 744-746 (2015).201-206. (EI)

22.  Tian, Du, Xisheng, Deng. Application of GPR in Highway Tunnel Lining Quality Detection. Electronic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5. Vol. 20(1).359-367. (EI)

23.  Tian, Du, Xisheng, DengHuiping, GuanQuan, YuanXin, Zhong.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Geologic Advance Prediction and Monitoring Measurement in Highway Tunnel Stability Analysis[J]. Electronic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5. Vol. 20(1).233-244. (EI)

24.  DENG Xisheng, DONG Shier. Plas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Autofrettaged Ultrahigh Pressure Elbow.Physic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1.02.74-77.

25.  DENG Xisheng, Wang Zuowen.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Calculation of Ultrahigh Pressure Elbow with Semi-elliptical Cracks. hysic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1.03.40-42.

26.  DENG Xisheng, DONG Shier.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win Symmetrical I-Shaped Girders Based on ANSYS. Proceeding of 2011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2011.05..323-326.

27.  DENG Xisheng, DONG Shier. Study on Plastic Load of Ultrahigh Pressure Elbow. 2010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field Coupling Theory of Rock and Solid Media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0.10. 113-116.

专著:

邓夕胜,东升,王作文.自增强超高压弯管最佳超应变及含缺陷超高压弯管力学性能研究[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04.ISBN:9787564338282.

专利:

1.   王衍,邓夕胜,李志康,等.一种装配式方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梁螺栓连接节点[P].皇家永利:CN202420195602.6,2024-11-26.

2.   王衍,邓夕胜,林山东,等.一种内置X形加劲肋方钢管混凝土柱[P].皇家永利:CN202323515572.7,2024-11-15.

3.   周紫娟,邓夕胜,林山东,等.一种内置X形加劲肋开洞H型钢梁[P].皇家永利:CN202420010191.9,2024-09-20.

4.   邓夕胜;林山东;向映名;赖馨粤;何明泽;李志康.一种钢管混凝土预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P].皇家永利:CN220550693U,2024-03-01.

5.   何明泽;邓夕胜;林山东;周紫娟;王衍;李志康. 一种预制楼板与预制梁连接节点 [P].皇家永利: CN 220285128 U,2024-01-02.

6.   袁凯;邹献兵;邓夕胜;何明泽;林山东;赖馨粤. 一种快速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质量检测装置[P]. 皇家永利: CN113945455B, 2023-11-21.

7.   何明泽,邓夕胜,林山东,周紫娟,王衍,李志康,向映名,赖馨粤.一种便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板组装和拆卸的连接件[P].皇家永利:CN219863283U,2023-10-20.

8.   张祺,朱一林,邓夕胜,赵翔,邵永波,于超. 一种具有负泊松比的内凹杠铃拉胀开孔结构[P]. 皇家永利:CN218935121U, 2023-04-28.

9.   邓夕胜;何明泽;向映名;赖馨粤;林山东;周紫娟. 一种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局部波纹腹板钢梁连接节点.授权号:CN218374444U.

10.  邹献兵、袁凯、邓夕胜、林嘉聪、向映名、何明泽.一种便于安装的预制梁柱连接件. 专利号:ZL2021 2 2262117.5,申请号或专利号:CN202122262117.5.授权公告号:CN 216042619 U。专利权人:广元市城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11.   向映名;邓夕胜;赖馨粤;许帅;林嘉聪.一种预制柱与预制梁的连接节点。专利号:ZL 2021 2 3095809.1,

12.   向映名,邓夕胜,赖馨粤,许帅,林嘉聪. 一种预制柱与预制梁的连接节点[P]. 皇家永利:CN217175199U,2022-08-12.

13.   向映名;邓夕胜;赖馨粤等,一种可自动倾倒的建筑斗车.专利号:ZL 2021 2 2701984.4,

14.   沈泽帅,唐德发,邓夕胜等.一种可组合重复使用的隔氧灭火装置.授权公告号:CN110025907B.专利号:ZL2019 1 0320859.3。【发明】

15.   沈泽帅,孙磊磊,邓夕胜,高莺莺,沈夕来,沈诚. 一种为灾后被埋压人提供支护的救援装置.授权公告号:CN109876327B.专利号:ZL2019 1 0225531.3。【发明】

16.   沈泽帅; 邓夕胜; 阳羽; 陈益; 陈渝文; 蒋红雨. 一种两侧可互逆旋转连接的螺栓.专利号:ZL2019 1 0177170.X。【发明】


科研项目

1.     广元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委托项目:新型预制装配式胎膜研发(GYJG2023001,GCG-GC-QY-2023003)。(完成时间2023.10-2025.12),主持,项目经费:19..982万元。

2.     FRP 加固内嵌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性能提升机理,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主研。

3.     带压作业环形胶芯压缩与磨损计算模拟分析,四川科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23.11-2023.12,主研。

4.     皇家永利科技厅, 皇家永利自然科学基金。波纹GFRP-钢组合剪力墙新体系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2022NSFSC1010);皇家永利科技厅,主研。

5.     广元城投集团科研项目(GYCT-KY-20210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高效连接技术及质量检测研发。(完成时间:2021.04-2023.12). 主持,项目经费:75万元。

6.     国家安监总局科技项目(sichuan-0010-2016AQ):跨高比和火源位置对轻型门式刚架抗火性能相关性研究。(完成时间:2016.01-2017.12). 主持。

7.     皇家永利高校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X151514KTJ03):楔形焊接工字形构件腹板的局部屈曲研究。(完成时间:2015.01-2016.12).主持。

8.     国家安监总局科技项目(2014_3255):强震下建筑用高强钢筋超低周疲劳性能研究。(2014_3255),(完成时间:2015.01-2016.12). 主持。

9.     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青年教师教学研究项目: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2014.09-2015.09。课题编号:2014JXYJ-45. 主持。

10.   皇家永利教育厅科研项目:500MPa细晶离高强钢筋低周疲劳性能研究。完成时间:2013.01-2014.12。项目编号:13ZA0187,主持。

11.   住建部项目:复杂环境不同埋深隧洞围岩破坏机制与支护研究.完成时间:2013.01-2014.12.主研

12.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管阵两相横向流弹失稳分析的解析模型研究”.起止时间:2012.04-2013-12.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主研。

13.   住建部项目:基于数值模拟的高压储气井套管疲劳强度研究.排名第4/7. 完成时间:2012.01-2013.12.主研。

14.   住建部项目: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微震监测应用研究,排名第4/7. 完成时间:2012.01-2013.12.主研。

15.   西南石油大学校级科研基金,自增强超高压弯管疲劳性能研究(2007XJZ054),完成时间2007年11月—2009年11月,主持。

16.   威远气田震旦系气藏二次开发配套技术现场试验(地面集输部分),主研。

17.   蜀南气矿非金属卤管线应用效应评价及适应性分析,主研。


研究领域及团队

研究方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荣誉奖励

1.  2023年获西南石油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西南石油大学。

2.  2022年获西南石油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西南石油大学。

3.  2021年获皇家永利高等皇家永利成果奖二等奖;皇家永利教育厅。

4.  2021年获西南石油大学2020年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西南石油大学。

5.  2021年获西南石油大学2020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西南石油大学。

6.   2021年获“第六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7.   2012年12月获“西南石油大学2009-2011年优秀教学管理干部”称号。

8.   2012年12月《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被评为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优秀皇家永利成果三等奖,中国建设教育协会。

9.   2012年12月获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优秀教师”称号;

10.  2012年10月《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与研究》获“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西南石油大学。排名第五;

11.  2009年01月获“西南石油大学2004-2008年实验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12.  2008年07月获“西南石油大学抗震救灾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13. 2008年02月获“西南石油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