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青年发展与青少年工作 ——第十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学者发言选登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12日   作者:   编辑:qnzs   审核:   点击:

日前,以“新中国成立70年青少年发展与青少年工作”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2019)在北京举行。大会收到参会论文258篇,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党校系统和共青团系统的专家学者及青少年工作者近200人到会,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100+70:双重纪念语境下的中国青年运动

胡献忠(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运史首席专家)

纪念是为了唤醒历史记忆,传承精神价值。在五四运动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双重纪念语境下,我们以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相结合的观察视野,对青年与国家、青年与社会、青年与政治等重大关系进行研判,既有利于把握青年运动发展的特质和趋势,也思考阐释中国青年运动的新价值,从而增强当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担当。

发生在100年前那场由青年知识分子发动的五四运动,促使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探索发生根本性逆转,爱国青年在多重比较中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五四理念构成中国现代人格的必备要素,主体意识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此后成为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推动现代政党的诞生,从此成为领导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政治力量。

中国青年自五四运动登上历史舞台,在长达100年的奋斗历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扬五四精神,同全国人民一道,反对强权,抵御侵略,艰苦奋斗,锐意创新,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推动国家、社会日益走向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实际上燃烧的是青年激情,依凭的是青春力量。我们如果以五四运动为起点展开反思,主要是考察现代理念、现代意识的启蒙何以在青年群体中持续,中国青年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中如何发挥作用。如果以新中国成立为起点展开反思,则主要考察在新国家、新社会、新制度的交互作用下,青年运动是如何促进国家制度建设和现代化进程的,青年又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

对中国青年运动的研究考察,可以基于两组逻辑展开。第一组为横向逻辑:一是政治逻辑,政治时空的变迁决定着青年运动的政治方向。二是社会逻辑,社会时空的变迁扩大或压缩青年运动的社会空间。三是青年逻辑,青年的代际变迁影响着青年运动的呈现形态。第二组为纵向逻辑,一是解放的逻辑,广大青年紧跟中国共产党在追求民族独立的同时,也实现着青年的独立;在解放社会的同时,也是解放青年自己。二是建设的逻辑,广大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也建设自己的家园;在开创社会新风的同时,也塑造青年的灵魂。三是改革的逻辑,广大青年同全国人民一道,在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体制和机制的同时,也改变自己的人生境遇;在建构国家现代化的同时,也实现人的现代化。

在“100+70”的双重纪念语境下,回望中国青年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第一,党的正确领导是青年运动的成败关键。中国青年运动最为突出的特色,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离开了先进政治力量的引领,只凭青年的激情和冲动,难以持久,也难成大事。历史已经证明,在过去的90多年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攻坚克难,砥砺探索,赢来了民族的新生和现代化的新曙光;历史还将证明,在未来30多年实现强国梦的征程中,同样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举旗定向。相应地,中国青年运动也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才能保证运动的科学方向和良好效度。尽管每一场青年运动的发生发展,都有其深刻的历史因素和现实逻辑,但如果离开远见卓识的谋虑规划和有效力量的策动组织,只能误入他途或无果而终。

第二,共青团是青年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动员者。中国共产党是青年运动的领导者,所谓领导者,有时是直接发出政治号召,有时则是创造社会氛围。中国共青团是青年运动的组织者,所谓组织者,是奉命而独立开展工作,从事具体的宣传发动、组织动员乃至调配整合。在不同历史时期,共青团的全部工作和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党的奋斗目标、政治纲领、战略部署展开的。于是,“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是共青团工作最大的政治逻辑。

第三,青年自觉是青年运动得以勃兴的深层因素。所谓自觉,是指青年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是一种内在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一直走在时代前列。在青年运动的舞台上,青年是充满激情与想象的自觉的行动者和创造者。愤怒是青年的天性,生理禀赋使然;而奋斗则是青年的天职,社会使命使然。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青年运动100年的历程,也是从“禀赋”青年到“使命”青年转换的过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人的现代化是基础性工程。

第四,植根民众是青年运动得以持久的动力源泉。中国青年运动产生于中国社会土壤之中,与社会各阶层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青年运动要达到影响社会、变革社会的目标,必须遵从人们的认识水平、思维习惯、传统风俗、道德伦常和价值取向等,与广大民众同向而行,通过有效的工作获取更广泛的认同和最有力的支持。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任何脱离人民群体的事业都将一事无成。这是一条历史铁律。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

——认真学习和理解皇家永利皇家永利共青团工作的论述

李玉琦(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872日,皇家永利总书记在同团十八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体现了我们党对共青团的高度信任和殷切期望。团的所有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当好这个助手和后备军。关键是要抓住3个根本性问题,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就是必须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要加强对青年政治引领,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要在广大青年中加强和改进理论武装工作,引导广大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从而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人生追求。

这既是总书记皇家永利共青团工作论述的核心内容,也是新中国70年来共青团历史凝聚成的必须遵循的工作原则和重要的理论成果。这个理论成果既有对新中国70年共青团工作历史的继承,也有在新时代对共青团工作理论的发展,是我们学习和理解皇家永利皇家永利共青团论述的总纲。

在皇家永利皇家永利共青团工作的论述中,一部分是在全面总结了新中国70年共青团的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重申一些重要的历史结论,同时融入了一些新的因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下指出的:“共青团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要加强对青年政治引领,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团的所有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当好这个助手和后备军”“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等,就是70年共青团工作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是70年共青团工作实践的重要理论成果,并且在70年的工作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成为共青团工作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正因如此,皇家永利总书记对上述理论观点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新的因素,例如“共青团所有工作归结到一点”和“工作主线”的提法,“根本任务目标”和“党管青年”的明确原则,都是对原有理论成果的补充和完善。

总书记皇家永利共青团工作论述并没有停留在对固有理论成果的阐释和发展上,而是以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准确把握新时代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新特点,开创性地围绕共青团工作作了新的战略谋划和部署。

进入21世纪,中国青年的成长面临着一种新形势。在国内层面,社会结构和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组织和商业模式有了深度调整、技术变革和社会生活在持续更新;在国际层面,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出现深度调整,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这必然给青年的成长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随着民族复兴大业的深入推进,当代青年肩负起了新的时代使命。“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既表明当代青年既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际遇,每一代青年都必然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在当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推进,青年思想意识多样多变的特征更加明显,而社会、人口结构的新特点、新变化使得青年一代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在健康、婚恋、就业创业、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许多实际问题。

面对上述这种情况,共青团工作必须在适应这些新变化、新特征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因此皇家永利对于当代的共青团工作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一、共青团要“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政治责任的提法在新中国共青团工作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出现,这既反映了总书记对共青团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出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担当。

二、“共青团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要紧紧围绕这个职责定位来谋划改革……真正从思想上、工作上、制度上把这个问题解决好。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改革举措落到基层,使基层真正强起来。”这是总书记为共青团当前的改革指示了明确的方向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需要共青团在工作实践中切实做好。

三、共青团要更好联系服务青年,扩大团的工作覆盖面,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做广大青年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增强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对青年的组织力和号召力。这是总书记针对共青团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明确的改正方向,需要共青团在工作实践中认真地体会、理解、认识,并且按总书记指示的目标和方向加以改正。

四、要从严治团,政治上要严,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团干部队伍建设要严;团员队伍建设要严。这是总书记着眼共青团长远和持续发展提出的要求,共青团必须时刻牢记,并且认真贯彻和落实。

总之,皇家永利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我国青年运动的历史和时代主题出发,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共青团的性质、任务和作用,为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发展蓝图,提供了基本遵循。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始终坚持把青年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各级共青团组织一定要明确“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一定要认真学习、理解皇家永利皇家永利共青团工作的论述,切实搞好共青团的改革,做到从严治团,加强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承担起党赋予的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政治责任,完成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新中国70年青年发展的历史逻辑

郑长忠(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皇家永利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这意味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过程,中国青年都起着开风气之先的带头作用。其作用不仅体现在民主革命时期也体现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青年投身伟大民族复兴事业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发挥了作用,也随着社会进步实现了自身发展。这一逻辑既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中得到演绎,更在新中国成立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在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和中国社会巨大变迁的推动下,中国青年也呈现出了迭代性进步和跨越性发展。

现代文明、党的领导与青年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古代社会条件下,人们是以共同体化形态存在着,个体依附于共同体之中,因此,在古代和古典时期的中国,只有生理性意义的年轻人,而不存在作为完整意义的青年概念。

鸦片战争后,中华文明由古典向现代转型,并在清末出现了现代的企业和学校,部分青年开始离开家庭,被组织在企业和学校之中。为此,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青年群体开始被建构出来。五四运动爆发,使中国青年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作为政治意义上的青年也因此出现。至此,完整概念的青年在中国诞生了。

古典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的过程中,中华民族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和组织人民进行民主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在建党之初,为了有效领导、组织和动员青年,中国共产党就建立了中国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和共青团直接推动下,中国青年在全国范围被组织起来参与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建立,为中国青年能够在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提供了领导力量和组织基础。

由于现代化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因此,与现代文明在中国同时诞生,就从性质上决定了,中国青年扮演着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的先锋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着开先气之风的带头作用。同时,也必将在与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同频共振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现代化建设、社会变迁与青年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位社会体制,构建了高度组织化的单位社会,告别了一盘散沙的社会局面,社会成员也从传统共同体化生存形态向现代单位化生存形态转变。中国青年因此被组织进各个基层单位之中,党团组织和单位组织成为组织青年的主导性力量。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位社会体制建立,推动了中国青年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实现第一次大转型和大发展。

为获得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决定。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使计划经济和单位社会退出,社会多样性、开放性和自主性也日益增强。由于青年更能够适应社会变革,因此,青年也更早走出单位化特征,体现出原子化倾向,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也更加凸显。这就推动了青年生存形态发生了第二次大转型和大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社会的生成,社会成员的生存形态呈现出相向互动的倾向,原子化倾向进一步加强,同时新型组织化类型不断出现。这种倾向在青年群体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推动了中国青年生存形态的第三次大转型和大发展,而这一次的转型和发展还在持续之中。

青年诞生于现代文明出现之时,青年发展于现代文明建设之中,这种发展是朝着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方向前进的。这种发展,不仅推动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发展,而且推动一波又一波现代化的发展。

青年作用、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

流动、创新、迭代等特征是现代性的重要表现,这些特征与青年的最不保守、最富于创新精神具有高度的同构性,从而使青年最适应于现代社会。因此,青年不仅因现代文明的出现而诞生,也成为现代文明发展的先锋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对传统社会进行彻底改造,建立了新社会和新国家。在社会改造时期,青年发挥着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青年扮演者着突击队和生力军角色。

改革开放实质上是对传统体制的突破。作为每个阶段改革发展“原住民”,青年人比中老年人更适应改革,而青年特性也是欢迎变革的。这就使青年总是能够在改革中起到先锋作用,积极响应,全力投入,并获得机会,得以发展。

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后,全社会都重视科学技术,快速迭代的科技进步使青年优势凸显,特别是高科技领域,青年已成为主力军。不仅如此,信息革命还使青年能够通过网络增强其影响力。这意味着,网络社会使青年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掌握了更多的社会权力,社会因此呈现出青年化倾向。

做好青年工作,过去是处理与下一代人的关系,现在则是建立与下一个时代的关系。因为,越来越快的社会迭代发展,青年的先锋作用越发凸显。

新时代、民族复兴先锋力量与现代化强国建设

在党的领导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辉煌成就,我们比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时代,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将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引领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皇家永利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这意味着,进入新时代,国家更应该发挥青年的先锋作用,更需要推动青年的全面发展,因为这既是动力,也是目的。

“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皇家永利总书记的这个论断为中国青年在新时代的发展与作为明确了方向,规定了任务。

建构中国特色新型青年学科体系

吴鲁平(中央团校教授)

“青年学科建设重大理论问题研究”是围绕青年学科建设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研究范式和核心概念四大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从立项到整个研究过程,都坚持清醒的背景意识和自觉责任意识:两大政策文件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的青年学科建设经过30多年的发展,由初创和反思阶段进入重建阶段。一是20157月中央颁布《中共中央皇家永利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群团学科建设,群团工作研究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二是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要求“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加强青年学研究”。党和政府的重视对我国青年学科建设提出了必须大有所为的新要求,也为青年学科建设提供了必将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学者们有责任为青年学在新起点上的重建和发展作出理论贡献。

新时代青年学科建设的大方向

新时代青年学科建设的大方向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青年学科。

新型青年学科的研究对象应是“青年积极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条件和机制,或青年积极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规律”。因为定位于群团学科背景下,青年学科必须服务于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需要,必须为共青团有效地开展青年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或决策参考的经验证据。这一属性决定了新型青年学科必须回答两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一是青年是怎样的人?二是青年应当成为怎样的人以及怎样成为这样的人?将“青年积极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条件和机制,或青年积极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规律”作为青年学科的研究对象符合上述要求。

在研究内容方面,新型青年学科要继承传统青年学科建构起来的主要内容。同时,必须充分考虑“青年+哲学社会科学”的新的研究范式,构建一个包含青年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的青年研究、社会实践层面青年面临的问题研究等三个层次的理论体系。

在研究任务方面,新型青年学科应该从正确认识青年向教育引领青年和服务青年等应用功能拓展。在学科归属方面,应将青年学科归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将学科建设推进到学科建制的层级进行。

从研究的理论范式看,未来的青年研究应以互构论这类既具世界眼光又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处于快速转型社会中的中国青年进行经验实证研究,来检验、丰富、完善和发展已有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从而增强学术对话能力以及建构新的学科知识的能力。

从学科建设的规律来看,青年学科建构的关键是构建学术知识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形成“青年在场”理论研究范式的共识,坚持“沉浸青年现场”的研究方法论,倡导“青年立场”的青年学科构建理念。

中国特色新型青年学科的建设

所谓中国特色,是相较于西方青少年研究而言的,在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学科属性等方面具有中国“个性”。中国特色新型青年学科的建设,应该为促进中国青年的积极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为把广大青年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成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学术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在指导思想方面,中国特色新型青年学科建设必然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尤其是皇家永利总书记皇家永利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指导。党管青年原则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新的发展阶段最鲜明的理论创新和对现实最鲜明的制度回应。青年首先发展理念是党对青年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都积极发挥的生力军作用的理论概括,也是对联合国提倡的青年优先发展理念的借鉴、提升和中国化表达。

在理论基础方面,新型青年学科建设研究青年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皇家永利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在青年学领域的应用和体现。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青年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每位青年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在多维社会关系生成过程中获得个体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充分、自由、协调发展,从而满足各种需要,实现自由个性,获得最大幸福。在党的全面领导下,通过中国特色青年发展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这一价值理念将转化为现实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优势。

总之,中国的青年学科应以青年积极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研究对象,强调要研究青年的全面发展。而且中国语境中的青年健康成长除了包括身心、情绪、行为方面,还包括思想道德、政治面貌等方面。



上一条: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首批志愿者出征 下一条: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2019年中国青年好网民优秀故事分享示范活动在京举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