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快讯】【一站式社区】弘毅居学子“净”彩社区,沉浸式劳动实践共筑美好家园——“‘净’彩社区,劳动同行”劳动实践提升活动火热开启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落实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改革部署,切实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与社区主人翁意识,6月13日下午2:30,一场主题为“‘净’彩社区,劳动同行”的学生社区劳动实践提升活动在西南石油大学弘毅居(19栋)学生社区正式拉开帷幕。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劳动体验,构建“环境美化-技能培养-意识强化”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模式,营造“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自治氛围。 活动伊始,负责人邓猷凡同学、组织成员与楼栋清洁员齐聚一堂,召开简短动员会,凝聚共建共识。
同学们进行简要培训
除了清洁公共区域,活动另一重要环节——垃圾分类宣传与实践也在同步进行。组织者不仅通过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更创新性地设置了“垃圾投篮”等趣味小游戏,寓教于乐。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如何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提升了环保意识和实践技能。本次弘毅居社区劳动实践活动,是响应学校号召,将劳动教育深度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场景的一次有力实践。它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更让同学们在亲身参与中深刻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与光荣,锻炼了基础劳动技能,增强了维护社区环境的责任感和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
同学们分组开展清洁劳动
活动负责人邓猷凡同学在现场表示:“从动员会到亲自动手清洁,我们真切感受到社区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这样的实践,让‘劳动光荣’不再是一句口号,我们希望它能成为大家自觉的习惯,并探索建立学生参与社区劳动的长效机制。”
同学认真清洁楼道
据悉,本次活动将持续至6月25日,后续将组织学生交流劳动心得、收集反馈,并撰写总结报告。活动预期将形成《社区劳动技能操作指南》雏形,培养一批学生骨干,建立“垃圾分类红黑榜”公示机制提升分类准确率,并制定《社区环境维护规范》,探索建立学生、宿管、指导教师三方联动机制,推动将社区劳动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努力打造“劳动实践+社区治理”的特色品牌,为全校学生社区劳动氛围的提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