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科拾光】地科学子追寻铁人足迹,传承石油精神
7月5日,由地科院、马院、网信中心及宣传部等20余名师生组成的“大庆?能源报国”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石油之城——大庆,开启了为期6天的社会实践之旅,通过深度寻访大庆油田发展足迹,感悟铁人精神时代内涵。本次社会实践中,地科院满骐瑞、林思邑、须薇晗、刘婕妤和曾旭松等5位同学在辅导员程鑫老师带领下将完成2部“大学生讲思政课”视频拍摄任务。
7月6日9:00,实践队来到大庆石油历史陈列馆。大庆石油历史陈列馆是大庆油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承载着大庆油田的辉煌历史与奋斗精神。馆内通过丰富的展品、详实的史料以及先进的展示技术,生动地展现了大庆油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勘探开发,到如今的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陈列馆全方位呈现了大庆油田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卓越贡献。
在陈列馆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队师生开启了一段沉浸式的历史回望之旅。讲解员以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故事,系统梳理了大庆油田从艰苦卓绝的勘探会战、波澜壮阔的开发建设到锐意进取的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辉煌历程。
师生们驻足于记录“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的历史照片前,聆听了新中国石油工业史上这一里程碑事件的细节;在再现“人拉肩扛”搬运钻机、“端水打井”保开钻的场景复原和珍贵实物前,深切体会了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在极端恶劣条件下“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气概与忘我牺牲精神;在展示油田持续科技创新、实现高产稳产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展区,深刻理解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扬。
讲解过程中,队员们神情专注,不时记录要点,或就油田开发技术、会战时期人物事迹、精神内涵等与讲解员深入交流。一件件饱经风霜的实物、一幅幅定格历史的画面、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将书本上的理论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生动教材。来自地科院的满骐瑞同学在参观后表示:“讲解员老师把冰冷的史料讲‘活’了,仿佛让我置身于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对‘铁人’二字的重量和‘能源报国’的使命有了前所未有的真切认识。”程鑫感悟到,这种现场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绝佳范例,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拍摄花絮
实践队员们在随讲解员参观完展馆后,迅速进入紧张而有序的拍摄阶段。为了确保拍摄效果达到最佳,实践队的成员们穿梭于展馆的各个角落,寻找最适合拍摄的机位,拍摄间隙,主讲团队反复练习讲解内容,仔细打磨讲稿中的每一个细节,力求用最生动、最准确的语言向观众传达大庆精神的核心内涵。
来自学校网信中心的余应龙老师及同学们也全程在现场提供技术支持。他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设备,确保拍摄过程中的画面稳定、声音清晰,从设备调试到现场取景,从灯光调整到画面监控,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全力配合实践队完成当天的拍摄任务。
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个个逼真的场景,仿佛穿越时空,将队员们带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在这里,他们深刻感受到了铁人精神的磅礴力量和石油人的无私奉献,也更加坚定了传承这份精神的决心。
拍摄日志
今天是正式拍摄的第一天,我们随队前往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在前往场馆的路途中,我注意到路边有很多随处可见的“磕头机”,一开始还以为是试验井,结果司机师傅说这些都是生产井,大庆不愧是一座“因油而生”的石油之城,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石油人的奋斗印记,每一处都散发着能源的脉动。当路过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时,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敬意,这里曾是王进喜工作生活的地方,仿佛能触摸到那段艰苦卓绝却充满激情的岁月。在陈列馆的拍摄中,我完成了序章部分,随着镜头的推进,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让我对能源报国的使命有了更真切的理解。这不仅是一次拍摄,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作为一名党员和新一代石油人,我更加清楚自己肩负的使命,要传承前辈的红色基因,将“为国找油”的信念融入血脉。
林思邑
2025年7月6日
今天我来到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在来的路上,一片一片的磕头机把我的目光吸引走了,只见它们像一只只不知疲倦采蜂蜜的小蜜蜂般采着地下的黑色黄金—石油。比起无人化实施开采,最为震惊我的则是大庆文化深入每一个大庆人民的心中。在我来到大庆和本地人的所有交流中,我都能够深切的感受到他们对于大庆油田的深沉的爱。几乎每一个大庆人都知道油田的开采过程,听到司机师傅说到“你别看这磕头机到处都是,打一口井都得好几百万”,那亲切又有点喜人的东北话和说话时的脑袋一歪,别提多自豪了。大庆油田,不仅是大庆人民的骄傲,同样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民的骄傲。做为预备党员,我要努力将大庆精神传播出去,发扬出去,让大庆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满骐瑞
2025年7月6日
后记
通过此次在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的参观拍摄活动,实践队的师生们深刻体会到了大庆精神的内涵与力量。从展馆中的一件件展品到实地所见的“磕头机”,从历史的回溯到现实的感悟,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铁人精神的理解。
这正是学校“讲赛践炼”工作要求的生动体现,通过“讲”理论、“赛”能力、“践”行动、“炼”品质,让思政教育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在今后的实践中,实践队将继续深入探索大庆油田的精神富矿,用实际行动传承铁人精神,争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