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活动

团学活动

以案释法:生活中的知识产权-“3·15消费者权益日”普法讲座顺利开展

供稿:刘义雷 姜滢 李婧溢        编辑:qnzs        审核:        日期:2025年03月20日        浏览:

在第43个“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为提升同学们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会实践部于2025年3月12日在思学楼A114举办“以案释法:生活中的知识产权”普法讲座。本次讲座特邀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双千计划”入选者崔金星老师作为主讲嘉宾,全校约300名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崔老师以“华为公司与InterDigital公司的专利纠纷及许可协议”为切入点,详细阐释了知识产权的本质。老师指出,知识产权是人们依法对自身特定的智力成果、商誉及其他相关客体所享有的权利。这一专业解读,为在场听众理解知识产权奠定了坚实基础。紧接着,崔老师引入“饭店拆毁壁画案”,结合相关法律条文,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知识产权的特征,让抽象的法律概念变得生动易懂,使同学们对知识产权有了深刻且直观的认识。随后,崔老师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看似“合理”实则侵权的行为,引发同学们的思考。为帮助同学们掌握分析方法,崔老师精心准备了一系列练习题,引导大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理解知识产权法中的关键定义,如著作权、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概念。通过这一环节,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运用法律思维分析问题,还进一步明晰了这些重要法律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其次,崔老师巧妙借助当下热门电影《哪吒2》中的哪吒形象,展开了对知识产权领域中“公有领域”与“独创性”的探讨。老师指出,公有领域的哪吒形象虽为大众所熟知,但《哪吒2》通过火焰文身、混天绫变形机制等独特的细节设计,赋予了哪吒形象显著的独创性,从而形成了受法律保护的新的知识产权成果。这一新颖的解读视角,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知识产权在文艺创作领域的重要应用。

最后,在现场问答环节中同学们积极踊跃,提出了诸如抖音中使用BGM、在KTV唱歌开直播等日常生活中与知识产权紧密相关的问题。面对同学们的疑问,崔老师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一一耐心解答,让同学们切实感受到知识产权保护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与实际应用价值。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解,也提升了大家正确维护自身知识产权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会将继续关注学生权益意识,通过多维度举措构建学生权益保护体系,为同学们打造公平公正、共治共享的校园环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