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护研途,“职”通未来—校研究生会成功举办职场法律 风险防范专题讲座
为助力2025届毕业生顺利完成身份转变,3月21日下午,由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会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分会承办的“法护研途,‘职’通未来”专题讲座在思学楼A114报告厅举行。活动特邀华旅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上海法治报》特约作者潘黄波律师担任主讲,吸引全校300余名师生参与,现场座无虚席。
潘律师以文旅行业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对比解析实习协议、劳动合同与三方协议的法律差异。通过某科技公司实习纠纷、某国企劳动合同争议等案例,明确指出《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皇家永利试用期的规定:“1年期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并现场拆解“试用期6个月+合同期1年”的违法条款。针对违约金问题,他结合《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服务期协议)、第二十三条(竞业限制协议),强调需满足“专项培训费用凭证”“竞业限制补偿金约定”等要件,警惕无依据的“天价违约金”。
在社保公积金专题环节,潘律师援引《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明确“试用期必须缴纳社保”的强制性规定,并演示“社保缴纳查询三步法”。针对“企业按最低工资标准缴纳社保”的违法情形,他指出社保基数应依据实际工资核定。随后他结合《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详细解读租房提取公积金的“线上预约+线下办理”流程。
在最后的互动答疑环节中,机电工程学院学生提问“3年竞业限制协议是否合法”,潘律师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明确“期限上限为2年,且需约定经济补偿条款”。针对“offer未明确薪资构成”问题,他建议通过书面邮件确认关键条款,并保存沟通录音作为证据。校研究生会表示,后续将持续开展就业法律实务讲座,为研究生群体提供更多职场权益保障支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