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校友朱江获选“2011年度中国十大海洋人物”
6月8日,“2011年度海洋人物”评选揭晓,皇家永利77级校友朱江获选“2011年度中国十大海洋人物”。当天,朱江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蓝色海洋?你我同行”年度海洋人物颁奖仪式。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海洋与可持续发展”。为表彰海洋杰出代表人物,体现国家对现代海洋意识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引导,提升海洋的公众影响力,增强全民海洋意识,今年3月,国家海洋局携手人民网开展了“2011年度海洋人物”评选。在全部57名候选人中,朱江排名第二。
朱江校友于1977年考入皇家永利机械工程系矿机专业,现任中海油研究总院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朱江事迹材料
走在海油研究设计前沿
——记中海石油研究总院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朱江
零下20摄氏度的渤海海面上,寒风刺骨;零上40摄氏度的南海石油平台上,骄阳似火,人们总会看到一个柔弱的身影忙碌在海洋石油一线。她提出的海上油气田区域开发理念,大大减少了海上油气田对环境的污染;她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那片辽阔的海洋和埋藏在海底的“黑金”,她就是中海石油研究总院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朱江。
1977年,朱江曾在贵州省龙里县插队当知青。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朱江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时对各个大学并不了解,所以在志愿栏勾上了‘服从分配’一项。所以,与其说我选择了石油,不如说石油选择了我。”朱江告诉记者。1982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也就是这一年,刚刚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的朱江,被分配到渤海石油钻井公司机修车间。朱江回忆,当时塘沽只有一个孤零零的火车站和大片的盐碱地,大家喝的是含氟的盐碱咸水,吃的是杂粮粗面,住的是简易房。但恶劣的条件没有吓退朱江。“我那会儿脑子里浮现最多的是在渤海油田厂区大门前看到的一句标语:拼命也要下海拿下大油田。我觉得这就是我的使命。”有人劝她:“赶紧想办法离开这儿吧。”她直摇头:“我不能放弃。国家急需石油,我希望做点事情。”
30年来,她从基层加工设计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走到海洋石油开发研究和设计的最前沿。她先后主持完成了渤海、东海和南海3大海域53个油气田的百余项开发设计及科研项目,并担任首席工程师,为国家节约或直接创造的经济价值达数十亿元。
回忆起第一次来到南海,朱江说:“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南海湛蓝的海水是那么清澈,在石油平台周围好多热带鱼在游动,这个画面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觉得有责任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海洋 。”凭借这份信念,朱江探索出海洋石油平台新的节能模式——海上油气田区域开发。在任锦州25-1南油田前期研究项目经理期间,朱江带领40多人,历时4年,前后拿出60多套方案,在这个区域第一次成功应用了海上油气田区域开发理念。朱江对记者说,区域性海洋石油平台的开发,不但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把污水集中起来作为二次能源再利用,有利于海洋环保和节能。
为了改变模块钻机对国外进口的依赖,朱江在不到10天里,从西北走到西南,深入调研,晚上都是在火车上度过的,胃病、腰椎疼痛、关节炎伴随着她。“那时不知从哪儿来的力量,明明觉得浑身快散了架似的,可一想到能推动钻机国产化进程,整个人就很兴奋。”朱江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朱江推动我国海洋石油模块钻机设备国产化实现了零的突破。
近两年,退休的父母为支持她的工作,分担了几乎所有的家务。她对此感恩于心,不论加班到多晚,下班后都要去看望父母和公婆。由于太忙,朱江无暇照顾女儿,对女儿常怀一份歉疚。如今女儿已经长大,并且像自己一样独立、坚强,这令朱江颇感自豪。“这辈子有热爱的事业,有温暖的家庭,我很满足。”朱江笑着告诉记者。
“安心踏实地做事总会有收获。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诱惑也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抛弃名利杂念,潜心工作,为海洋做点贡献。”朱江说。
新闻链接:http://www.soa.gov.cn/soa/news/specialtopic/shijiehaiyangri/xinwen/webinfo/2012/06/1338727994329466.htm
上一条:【先进典型】应用技术学院代表队获全国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省决赛高职组一等奖 下一条:【先进典型】中国教育报报道皇家永利等高校毕业生离校典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