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编辑: 审核: 发布:2017年11月03日 浏览:次 |
11月2日下午3点,化工院于明德楼A523举办了第三期“魅力化学”师生研讨课活动,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周太刚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就手性化学方面的知识和化工院学生进行研讨。
周太刚老师作为皇家永利特聘专家,在北京大学从事三年博士后研究工作,对过渡金属催化研究有独到的认识和见解。在此次研讨课中,周太刚老师针对手性物质的判断,手性药物分子的两个对映体活性差别大的原因,以及获得左右旋体的方法或技术等问题做了详细讲解,阐述了手性化学科研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周太刚老师引用“沙度利胺”药物对孕妇的妊娠呕吐疗效极佳,但对婴儿有致畸作用这一医学史上的悲剧实例,向学生们介绍了手性药物的两面性。“手性化学无处不在,例如海螺的螺旋线与螺旋面就存在手性现象。”周太刚老师在讲解有机手性分子的概念和判断方法后,配以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手性化学的魅力。周太刚老师以戴手套时左手手套只能和左手贴合为引,介绍如何判断手性物质对受体是否起作用,将抽象理论进行具体化讲解。此外,周太刚老师还介绍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手性化合物的方法。
2016级环境工程专业的孟永财同学谈到:“手性化学太奇妙了,原来我们的DNA是手性的,接近50%的药物也是手性的。手性化学不仅与我们的材料和信息科学有关,甚至还影响着我们的国民经济,手性化学真的是太强大了,我感觉我对于化学的理解又迈进了一步。”
“魅力化学-师生研讨课活动”由化工院研究生助教团承办,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激发同学们对化学的某个领域或者方向的兴趣,为学生今后发展抉择提供一个信息平台。后续“魅力化学-师生研讨课活动”将从不同领域展开,丰富学生见闻,拓宽知识面。
师生研讨课现场一
师生研讨课现场二
师生研讨课现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