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典型经验】绵阳城市学院发挥校园文化力量 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
2021-10-20 10:00 |
绵阳城市学院紧紧围绕“有教育理想的人、办理想的教育、培养有理想的人”的办学理念,坚持文化育人,以美育课程为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教育文化引入校园,积极探索出一条文化与创新融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新形态。 在美育中体悟家国情怀。学校始终将素质教育置于首位,系统筹划,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针对不同师生群体思想道德成长要求,先后开展了不同层次的教育活动。一是丰富精神文化内涵。学校坚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中心,以“创新专业培养模式”和“学生创业领袖计划”为两翼的“一心两翼”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凝练,形成固定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规章制度。通过建立党建文化专区、党建文化走廊、设立红色读书区等方式,构成特色党建文化。通过规划校园文化路、桥、廊和建筑设施,以“博”贯通全校,以时间轴为“线”形成特色校园文化。通过雕塑、标语、校训、文化墙、宣传栏、校史展等形式,使师生在充满主流价值观的环境中受到熏陶、接受教育。引导学生制定十年人生规划、完善“433”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在人生目标、品格塑造、时间管理、学习及行为等方面实现自我管理。二是融入国学经典文化,提质校园文体活动。将高雅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成立戏曲社、书法协会、汉服协会等社团组织,营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师生文明素养的深厚氛围。通过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经典诵写”“礼敬中华”等系列艺术活动,让师生身临其境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传统文化的神韵、构建话语体系、产生文化共鸣,让“会说话”的校园文化走进学生心中。三是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在二级学院设置专兼职心理老师、心理工作室,为师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引导师生学会心理调适、塑造阳光心态。 将社会责任融入校园文化。学校积极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服务地方能力,用实践教学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新时代大学生,把学生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是勇担脱贫攻坚责任。2017年以来,学校通过以购代捐、直播带货、技术培训、无偿捐赠、志愿者活动、师资培训、励志奖学金和慰问等形式对口帮扶凉山州布拖县,对当地的产业发展和规划、经济建设、教育等进行多方面的帮扶。随着帮扶工作的开展,先后有30余位师生主动深入扶贫一线,对口帮扶的村在2020年11月完成验收,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要求,实现脱贫摘帽。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青年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学校坚守的转型导向,学校积极承担政府、企业各类培训,推动军民融合工作,实现校政企共建绵阳视频电商基地,依托新流量运营反哺地方产业。三是提升志愿者活动层次。学校定期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月”“清明祭英烈”等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用课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探索“文化+创新”的育人环境。学校紧抓发展机遇,把办学理念、校训等元素融入到各个教学育人的场景中。一是打造全方位育人环境。将“三个理想”融入校园文化加以宣贯,提升员工育人意识及责任感,营造育人氛围。因地制宜改造升级图书馆,采取“四促学、三促教”举措,将图书馆服务深度融入师生学习工作过程中,开展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强调以学生为本,建立行政后勤服务育人“三五”快速响应机制,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构建全员、全方位育人环境,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二是打造智慧校园平台。从顶层设计着手,全面推进建设现代化智慧教室,打造皇家永利首个“3D全息投影虚拟仿真”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室,将传统教学课堂和虚拟仿真技术相结合、学生个性化培养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营造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学习环境。三是创新思政教育方法。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通过举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电影视频大赛,组织学生拍摄反映正能量的VLOG视频,传递真善美。四是强化网络文化功能。建立互联网思维,加强网络管理及使用教育,制定网络管理制度,确保网络文化健康运行和安全使用。打造集“校园官网、微博、微信、抖音和川报观察,五位一体的新媒体矩阵。下发网络思政工作方案,把理论话语转化为生动鲜活的网言网语,通过加大推送力度,使互联网这个最大的变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最大增量。在学校宣传工作的主战场、主阵地发力,打好意识形态工作主动仗。 (转自:皇家永利教育厅官网) |
【关闭窗口】 |